又晴不懂,宝珠和奚香也不太懂。梦蕊虽说读了些书,此时竟也有些不知所以然。
安宁见此,吩咐道:“叫嘉熙来。”
又晴去门外吩咐一声,很快就有个二等小丫鬟跑去找人了。不一会儿,嘉熙进来,向安宁行礼道:“县君叫我。”
自从来了公府,嘉熙一直称呼安宁为县君。到现在竟也未改。这个府里也只有她是如此。以前安宁不明白,按理说不论是谁派来的,既然已经服侍安宁,哪怕为了显示亲近之意,也该改口称声姑娘才是。然而嘉熙却从未改过。以前安宁不懂,只是安宁向来不是作威作福的人,也从未让嘉熙改过。直到上次长夷过来嘉熙守在门外,安宁才算明白一点味来。此时此刻,安宁对嘉熙更是多了一点倚重的感觉。再听她喊县君便仿佛得了主心骨一般。安宁将事情给她说了,又说了自己的疑惑。
听了前因后果,嘉熙温言说道:“县君所虑只是表层,县君确实已经得罪了齐贵妃。然而得罪齐贵妃之后皇后娘娘依然留县君用膳。这对各府来说也是一个信号。京中各府虽不愿得罪齐贵妃。然想讨好皇后娘娘的也不在少数。而且各府之中也是派系复杂。有些甚至早已得罪过齐贵妃。像这郑国公府,就有一位给四皇子做妾的贵女,四皇子与齐贵妃所支持的大皇子天然对立。郑国公府与齐贵妃自然就不是一路了,只是维持着表面和气。自然就敢来继续邀请县君了。就像忠勇公府在发生了齐贵妃的事之后,也没有任何表示,继续留县君在府中居住一样。如今的京中各府,想和县君交往的依然不在少数。”
安宁点点头,总算明白不少:“想不到这么复杂。那你说,我要不要接受邀请?”
“那要看县君的意思了。”嘉熙说道:“我只能给县君分析一些利弊,第一,若县君只想独善其身,便拒绝所有人的邀请。若是一些接受一些不接受徒增树敌不可取。不过这样一来县君便会和京城所有的贵女孤立了。县君近来不可能离开京城,以后各种不得不参加的场合很多。若在那些场合上遇到会很尴尬。第二,县君若只打算保持表面上的交往,便答应邀请,然后少言寡语。维持表面的礼貌就可。好处是谁也不得罪,坏处是也没人与县君真心结交。第三,县君若想深入加入京中贵女之中,可接受邀请,然后分析各家派系,选择真正想结交的人。组成友团……”
“不,不,第三种太可怕了。不用考虑。”安宁赶紧打断嘉熙:“我只想好好过日子,还不想过的那么惊心动魄。”
嘉熙微笑:“其实县君也不必担心,京中各方势力之间事还是以府中男主以及各府中的少爷为主,次之为各府诰命,到了贵女这一层,其实影响就很小了。”
一时安宁没有说话。
宝珠,又晴等人敬畏地看着嘉熙。仿佛第一次认识嘉熙一样。
尤其是宝珠,惊颤地说道:“可是我觉得这样就已经恐怖了。你怎么会知道这么多?”
嘉熙笑笑,没有回答宝珠的第二个问题,只回答了第一个:“没什么恐怖的。一般来说,贵女影响不了事局,也不用负任何责任。现在贵女之间的友团不过仿照家中大人而已,才弄了这好多的条条框框。其实于事局上完全影响不到什么。就算县君想结交一些好友,哪怕完全不是一个派系的,府中公爷与长夷少爷也不会说什么。只要合的来,就可为好友。完全不用有任何心里负担。”
可是就算如此,安宁也不愿意选择第三种:“还是不用考虑第三了,我终究也算不上什么贵女。勉强融入进去除了惹麻烦也没别的好处。其实我倒觉得第一种不错,干脆利落,直接拒绝所有人,清心。”
嘉熙沉吟:“可是县君想要清心也不该选第一种。第一种县君虽然拒绝了所有人,独立自守。但是太独的人也容易招惹麻烦。俗话说堵不如疏,县君越是将自己封闭起来别人对县君就越是好奇。固然县君不在意别人的目光,但是县君并不能真正做到完全不出门,比如宫宴一类的,宫中召见县君就不能不出席。到时候遇到其他贵女麻烦反而会更多。更别说县君孤僻自傲的名声传出去,恐怕一些世子乃至于皇子也会忍不住好奇一二。就像县君在宫里碰到二皇子时一样。你越不给别人看,别人就越是要看。县君要真想清心,就该选第二种,大大方方的出现,又礼貌疏离的结交。虽然开始的时候因着县君的名头会受到不少邀请,但是时间长了。众人对县君的感觉就淡了。反倒会邀请少了。若是再有其她贵女出了风头,恐怕连邀请的人都没了。县君自然就全身而退了。那到时,县君才算是真正清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