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杨磊赚的这笔钱在二环内连一套房都买不到,杨磊知道周围的这帮同事是在调侃他,因此他也并不将同事们的话放在心上。
“不管怎么说,杨老师,既然你发了大财,就要请客啊。”秦刚在旁边起哄道。
“对啊对啊,老秦的这个提议我们都赞同。”旁边的同事也都跟着起哄道。
“好啦好啦,人家小磊赚个钱也不容易,你们都别起哄了。”郝芳在一旁毫不客气的说道。
“没事的,芳姐。老秦提的这个要求并不过分,我答应了,下个星期天大家一起去聚餐,我请客。”杨磊大气的说道。
“磊子,大气啊!”同事们都纷纷称赞道。
不过也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杨磊的同事王然,王然这个人怎么说呢?因为他是张强的信息来源,平日里有事没事都喜欢去向张强打小报告,因此同事们都不喜欢他,大家有意无意间将他排挤在外。
王然站在旁边,看着一群平日里的同事围在杨磊身边,也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闹腾了会儿后,大家也就散了,各忙各的工作了。
杨磊坐在工位上,心想这次之所以能赚这么多钱,必须要好好感谢下系统,如果没有系统,自己也绝不可能写出《明朝的几件事》这样的作品。
自己只花了500声望值,兑换的这部作品就值这么多钱,那假如自己在系统里再兑换些更贵的东西又能赚多少钱呢?想到这里,杨磊的内心不禁火热起来。
……
在首都电视台大厦33楼的一间幽静且空间极大的办公室里,一位头发有些花白的老人拿着一份员工资料仔细的看了起来。
“杨磊,男性,民族汉族,生于1986年,身高182cm,体重75kg,现年24岁,毕业于首都大学新闻系……”
这位年纪60岁左右的老人,手里拿的正是刚刚秘书小王拿到的杨磊的个人资料,而这个老人就是首都电视台刚刚上任还不到两年的台长杨国华。
“台长,看起来咱们电视台这位最近名声鹊的杨磊还真是个人才啊!”秘书小王看完杨磊的个人资料后,对台长杨国华感慨道。
“是啊!小王,你觉得能写出《明朝的几件事》这样的作品的人会简单吗?”台长杨国华对他的秘书王凯说道。
“台长,这个杨磊写的《明朝的几件事》我已经看过了,虽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但不可否认他写的书的确很不错。”王凯恭敬的说道。
“这个杨磊已经在电视台工作快三年了,我却没有发现他,看来是我没能够慧眼识人啊!”台长杨国华感慨的说道。
“台长,这怎么能怪您呢?台里上上下下这么多人,您自己一个人也不可能发现所有的人才啊,这件事跟我也有些关系,是我没能够及时发现人才。”王凯边为台长开脱边说道。
“算了,现在发现还不算太晚,以后对他保持关注。”杨国华吩咐道。
“好的台长,我明白了。”秘书王凯回答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