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又没想到,沈浪直接点头道:“好,今天难得遇到实诚人,那就270万吧。”
沈浪之所以这么痛快的同意,是因为他看到了对方的诚意,而且270万的价格也不低了。
毕竟16年那287万的价格是在拍卖会上拍出来的,而拍卖会上本就容易拍出高价。
如果放在市场上,想卖出这个价格是很难的,而且拍卖会还需要收取佣金之类的,扣除下来还不到270万。
虽然经过几年时间子冈牌可能有些升值,但沈浪相信不会升值太多,就算郑浩阳转手就拿去拍卖,估计也赚不了多少。
而沈浪这么爽快接受价格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想交这样一个收藏家朋友,毕竟以后少不得打交道。
下次再从大明收些宝贝回来,如果进不去拍卖会,可以卖给老郑嘛。
就算老郑不收,他这样的收藏家,肯定是有一个圈子的,推荐给他圈子里的朋友一样没有问题。
看到沈浪这么痛快的答应,郑浩阳意外的同时,也很高兴。
“好,好,年轻人就是爽快。”
沈浪想尽快出手,郑浩阳想尽快将宝贝拿到手,所以几人都没心情在这里喝什么咖啡了,何况沈浪已经是第二杯了。
沈浪是第一次交易古董,所以在流程上自然没有郑浩阳熟悉。
双方先拟定了一个合同,确认没有问题之后互相签字。
随后一个重要环节是交个人所得税,大概3个点,扣除下来,沈浪得到了二百六十万多一点。
虽然之前连续遭遇诈骗,但和郑浩阳交易的整个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
“郑总爽快人,我手里还有一些宝贝,下次想转手的时候还找您。”
听到沈浪说手中还有宝贝,郑浩阳也比较心动,很是高兴的道:
“好说好说,以后呀,你也别叫我郑总,叫我老郑就可以。”
郑浩阳为了尽地主之宜,好好的宴请了沈浪一番。
酒桌上三人算是进一步加强了认识,建立了初步的友谊。
而沈浪古玩圈小白的水平,也无法掩藏,他也没打算藏。
不是一个圈子的人,共同语言自然少了很多,但无奈沈浪手里宝贝多啊。
他适时的将自己那幅唐伯虎书法的照片给两位看了看。
两人鉴定之后惊叹不已,郑浩阳甚是心动,但沈浪表示暂时没有打算转让。
有了这样一副书法作为桥梁,双方之间的联系不会就此中断了。
从南京回到家后,沈浪又忙碌了起来,首先是把医院的钱给交上,接着找到厂主老刘,将续租合同签了,免得夜长梦多。
将自己的事情处理完,沈浪就开始帮助崇祯皇帝干活了。
他先买来打印机,再按照名单一一搜索资料,按姓氏排列,整理好打印出来。
细心的沈浪,还将这些文字都转换成繁体字,以方便崇祯。
崇祯提供的名单,大多是有头有脸的人物,除了一些影响力较小的御史、给事中之外,其他人几乎都能够找到资料。
当然,这些资料是不是完全准确,沈浪也没办法保证,即便是编辑这些资料的人和一些史学家,恐怕也无法确保其人真的完全如史料记载的那般。
毕竟,即便是现代社会,谁都没有办法保证网络上议论得沸沸扬扬的人物,他的性格和行为就真如舆论中所说的完全一样。
何况这还是媒体不发达的几百年前。
虽然这样说,但这些资料还是有很大参考价值的。
比如像周延儒、陈演、魏藻德这种内斗内行,外斗外行的庸才,怎么洗都洗不白了。
再比如像孙传庭,周遇吉等为大明尽忠的人,他们对大明的忠诚也无用多怀疑。
花了大约一天时间按名单将这些人的资料整理好并打印出来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