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这些消息的掌握,阿济格也大概知道了这些分遣队全部战败的原因了,这些来历不明的明军都配备了大量的新式火枪。
这新式火枪射击距离远,甚至在一里外都有杀伤,装填速度快,可能比鸟铳快了四倍以上。
阿济格很是不解,这才过去几个月,这么多新式火枪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为什么几个月前阿巴泰的大军就没有遇到过。
还有这些明军又是从哪里来的,密云、怀柔、顺义等城的守卫情况,细作早已经摸得透透的。
守军一个个像逃难的难民一般,连大刀长矛都配不齐,更别说这么多火枪了。
显然这支明军不是从这些弃守城池中逃出来的守军,而是从其他地方调过来的。
可这么多分遣队都遇到了明军,至少都是四五百人,多的甚至有上千人。
如果将这些出现的明军都加起来,岂不是有好几万?
大清这次南略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快抵达墙子岭的时候才被明军探子发现,明国是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神不知鬼不觉的把这样一支庞大的大军调到京畿的。
这根本说不通,别说北直隶,就算是远在山东,甚至是陕西、河南都有大清的探子,没有一人提到过有这样一支明军被调动的痕迹。
这件事情太过诡异,若明军真有好几万这般强大的火枪兵,为什么还要弃守城池,凭借这些火器,守城不是更占优势吗?
通过守城消耗大清一部分实力,然后再出城野战,岂不更能发挥出这支明军的战斗力。
这几个疑惑,暂时没有人能给阿济格解答,让他无比的烦躁。
几个月前阿巴泰南略就轻轻松松的打穿了整个山东,收获颇丰,好像简单的嬉戏一般。
为何才几个月过去,到他阿济格这里难度就直接飙升那么多呢?开场就如此不顺。
阿济格直接一脚将面前的桌子踹翻,损失这么大,居然连明军的一些重要情况都没搞清楚,到底是谁的麾下?有多少人?都在哪里?
阿济格很愤怒,非常的愤怒,无比的愤怒。
他本以为自己的高光时刻要到了,晋升英亲王,再次率领大军入境明国。
心中早已经定下目标,不但要超越自己上次率军入境的收获,还要努力超过阿巴泰。
因为这是他阿济格第二次率军入境大明了,崇德元年,也就是崇祯九年。
他阿济格刚晋封多罗武英郡王,没有多久便率军入境明国,一连攻克明国十六城,俘获人口、牲畜近十八万。
临走时,还命人砍木书写“各官免送”四个字,一路上穿着鲜艳的服装,锣鼓喧天的敲敲打打,对明军是极尽羞辱,好不风光。
时隔七年,他阿济格更进一步,晋封英亲王,率领更庞大的军队再次入境大明。
来之前他就已经想好该怎么变着花样羞辱明国了,上回的招数不错,可以再用一遍,不过阵势要更加宏大一些,围着京师多转几圈,定要把崇祯羞辱得无地自容。
想法是美好的,可千算万算,怎么也没有算到,刚入明国境内没多久,还未有什么收获,却被一连串的败仗给狠狠的羞辱了一番。
他阿济格是极为高傲的,只允许自己羞辱别人,哪里轮得到懦弱的明国人来羞辱自己?
而这些羞辱是那些无能之辈带给自己的,所以他阿济格毫不犹豫的大杀一批,以泄心头之恨。
可这显然不够,光杀自己人根本找不会场子,要想挽回颜面,还得从明军身上下手。
阿济格在心中发誓,一定要让明军付出惨痛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