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条件的情况下,密码无线电台联系,确实是最高效最安全的方式。然而,就像人们总是会被自己最爱的人伤最得最深一样,最安全有效的联系方式,一旦被敌方破解,损害也会是最惊人的。而这也正是付可乐组建的九人密码破译小组的追求目标,那就是通过密码破译最终带给日本人最沉重的打击。
密码破译小组很快就发现了,日租界大东大药房的店主、日本驻杭州的间谍大头目西川次郎选择《东南日报》,作为他的每日情报常规来源是有原因的。
当前的杭州,实际上的新闻媒体和机构的数量其实是多得惊人的。从1927年至今,杭州先后成立的通讯社超过了100家之多,每日发稿的通讯社,也达到20家左右。报纸更是有《全浙公报》、《之江日报》、《三五日报》、《浙江商报》等。但是这些报纸往往设备简陋,除了采用隔日的沪上报纸电讯外,杭州本埠新闻的报道文笔拙劣、叙事不畅。甚至于法院警局税务所涉之案件,常有发生向当事人敲诈勒索的事情。
《东南日报》的前身是《杭州民国日报》,于去年1934年6月改的名。《东南日报》是国民党浙江省的党部机关报,董事长是掌管着国民党党部的陈果夫,素来有“蒋家天下陈家党”的说法。《东南日报》作为国民党的党部机关报,相比普通报纸,在它的报道中,军事、政治、经济、人事相关的内容占比要高很多。这也是西川次郎选择它的真正原因。
《东南日报》于无意之间透露的各种情报太多,这既给密码破译小组的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同时也造成了工作量的大幅提高。
密码编成和密码破解之间是不断的较量,而在这一个回合的较量之中,九人密码破译组占有明显的优势。日本人这个阶段的密码编成能力还比较弱,其实他们在整个二战期间的密码编成能力都是比较弱的,密码被破解的情况发生了许多次。九人密码破译组,则有苏青和宫剑臣两大数学巨匠主攻、四位浙大数学系高材生以及冯翔、安歌辅助,还有对密码编成、密码破译深有研究的,曾经缴获背诵过日本加密密码本的付可乐指挥,再加上截获的大东大药房的大量电文,和《东南日报》相关中文情报内容的对照。多种有利条件叠加在一起,密码破译组的攻坚战斗进行到第十天的时候,他们终于找到了迷宫的出口,彻底破解了西川次郎的电报密码。
复兴社特务处杭州站情报组截获的近四十份电报都解密了,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东南日报》上报道的一些普通情报信息,以军事和人事情报为主,也有少量的政治和经济类的情报。令众人欣喜的是,其中有两项意义重大的情报:第一项是,日本人在杭州各政府要害部门发展了一批间谍,都是中国人中的败类,这批间谍由日本驻杭州领事馆领事木村飞鸟管理,他们的名单就收藏在日本驻杭州领事馆之内。第二项是,日本人准备在杭州制定实施代号“春雨”的计划,具体内容不明。比较可惜的是,这次破译的密码是西川次郎的间谍小组的专用密码,对其他日本无线电台的密码破译只有参考价值,并不能直接破解。
付可乐向苏青和宫剑臣两位教授和四位浙大学子以及安歌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并自己出钱给众人都赠送了丰盛的大礼。付可乐希望大家对此次的合作进行保密。浙大师生们都表示这无需多说,大家都会自觉遵守的,两位教授也对付可乐给大家提供了为国出力、为抗战建功的机会表示感谢。破译密码的十天期间,九人组合作无间,彼此间也建立了良好的友谊,大家都表示期待将来能够再度合作。
密码破译工作取得成功,临时组建的密码破译小组也完成历史使命,随之解散了。
安家厨房,安歌在忙着准备晚餐,付可乐在一边打下手,他也不好意思一直饭来张口。
“安歌,这一次能够这么快破解日本人的密码,多亏你的启发了。”付可乐道。
安歌笑道:“我没干多少事情啊,这一次我才知道自己是坐井观天了,和两位教授比较起来,我原来以为自己不错的数学简直像过家家的。”
付可乐坚持道:“没有你的提醒,我可能还在和冯翔两个人埋头苦干呢。没有你的引荐,特务处的名声这么不堪,两位教授都不一定肯见我。”
安歌不愿意多谈自己的功劳,岔开话题道:“那份名单藏在日本领事馆内,你打算怎么办呢?”
付可乐答道:“我已经安排人去探探情况了。”他确实已经安排了李锦华去探探日本驻杭州领事馆的虚实了。
付可乐现在心里在犹豫另外一件事情,就是百里藏锋之前传递出来的情报,关于日军参谋部餐谋长三野优吉少佐对他的敌意,以及希望付可乐能及早确定三井晴子替身人选的事情。这个人选如果不能定下来,就可能会失去这个身份本身的巨大价值,极端的情况下,还可能危害到百里藏锋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