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梁康桥他们五点半左右到的,差一点点就排队了。
在吧台的小黑板上写满了小店的特色菜,还有重点推荐的。梁康桥一下子点了二十多个小菜。
几人惊讶地看着梁老大,心想老大真是喜欢这里,不过菜点的太多了吧!等菜品陆续上来后,才知道每盘菜量都不大,大多都中盘或小碟子盛放。
三杯鸡,在这之前老大说没吃过这家的,品尝后肉质很嫩是鸡中翅,口味偏甜,味道不错哟!
炒花甲,味道鲜辣,新鲜有个性。吴一吾吃得最多,盘中迅速见底,又上了一份。
一吾吃美了,跟梁老大建议众人都喝点啤酒,夜游后找代驾送他们回酒店,众人欣然Ok!
香菠咕咾肉,酸甜口,不是特别甜,肉是炸过的。秋水和戴西超喜欢!
桂花糖芋头,可以当甜点吃!宋帆对他来说不够甜,很快被几人分享。
珍珠虾丸,外面是西米,里面一层肉包,裹着一颗虾。
主吃的秋水因一直喜欢蒸虾饺,跟这虾丸味道很类似,所以又要了一份,其他人也有需求。
菊花鱼,哈哈哈这个名字太逗了!宋帆大笑着不避讳首先开吃。梁康桥上次来,这道菜已经买完了,菜名很吸引他,不死心!这次终于吃到了,看菊花鱼“面相”还是不错的!品尝后味道就是松鼠桂鱼那种酸甜味。
葱爆八爪鱼,孜然味道,八爪鱼很新鲜。
咸蛋黄鱼柳,挺好吃的,咸蛋再多放些可能更好吃,吴一吾尝过后给的评价。
蒜蓉空心菜,算是时髦菜,吃这道菜有股思乡的情怀。梁康桥文艺范儿又上来了,“double!”又加了一份。
两个女孩子很喜欢的这家餐厅,西仓就是比较平价的很小资一家店,把它说成很港的一家茶餐厅也不为过。
后来上的滑蛋虾仁、肠肠豆腐好吃极了,连比较会做菜的吴一吾都说做的很好。
牛柳炒河粉,粉蒸排骨,香酥烤饼也断断续续地端了上来,好在菜品好吃,边吃边撤盘,桌面总体显得不算堆放。
这家店也算是常市网红餐厅鼻祖了,以菜价格平价著称。
陆续上的拌腰花,一点腥味都没有,23元的价格也是很实惠,满满的一盘。
皮蛋瘦肉粥也是满满的一小砂锅,里面真的有好多皮蛋和瘦肉的,吴一吾和宋帆比其他人多喝一小碗。
上来的5串羊肉串肥瘦相间的穿起来烤的,调调口味,味道不错的!
酱牛肉炒菜上来时老几位只吃了一点,大家实在吃不动了,这才明白梁老大安排餐后蹓跶的重要性。
平均每人也就喝了不到三瓶啤酒,壮态微醺。
……
散着步过了运河上的怀德桥,向右转便是西直街,向前走一公里左右就到了常市梳篦艺术博物馆,
常市梳篦博物馆,梳篦总称曰“栉“,是我国古代八大发饰之一。
谚云:扬市胭脂姑苏花,常市梳篦第一家。
博物馆集中展示了梳篦的发展历史、制作工艺和创作精品。
常市梳篦始自晋代,迄今已有1600余年历史,昔为宫廷御用珍品。故有“宫梳名篦”之誉,是传统手工艺品,亦为延陵特产。
看牌匾介绍这里原是盛宣怀故居
只很可惜己过了开馆时间,大家也不失落,好在前面不远还有西瀛门城墙。
西瀛门城墙,是常市仅存的明代城墙遗址,因偶然原因保存下来而未被彻底拆毁。
明洪武2年(公园1369年),常市驻重兵,朱元璋派大将汤和驻守。
因罗城大而难守,汤和决定收缩东、南、西三面,在罗城内改筑新城,新城城周10里多,高2丈5尺,北段城垣保留,东沿市河至水关,南经德安门,广化门至西水关,西沿市河至水关,筑以砖石。
……
梁康桥一直对汤和这位将军很崇敬,原因是这位英豪的为人处世。
汤和自幼聪慧,很有领导才能,小的时候和孩童嘻戏,他总是处于领导地位。
长大后的和身高七尺,举止洒脱,沉稳敏捷,善于谋略,于公元1352年参加郭子兴起义军,授千户之职。
后来在跟随朱元璋渡长江作战之时,因为屡破元军,军功卓著,因而累功升迁至统军元帅。
值得一提的是,朱元璋参加起义,还是汤和写信劝说的。
后来朱元璋功绩积累甚快,没多久就居于其上,但是汤和对此并没有表现出嫉妒之心,而是在成为朱元璋的手下之后,尽忠尽职,听从指挥,没有仗着自己资历老或者是与朱元璋的情分在就胡作非为。
这一点为朱元璋后来在诸位将军面前立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后来的日子里也的确立下了赫赫战功,但在明王朝开元建国时,他的地位却不是“NO.1”。
以洪武三年朱元璋的一次人事安排为例,征虏大将军是徐达,李文忠和冯胜是左右副将军,邓愈是李文忠的副将、汤和是冯胜的副将。
其中,徐达、李文忠、冯胜、邓愈都是明王朝的第一批公爵。
汤和没能在明王朝建立之后第一批被封为公爵,与他彼时的地位有一定关系,毕竟徐达、李文忠、冯胜等人的地位都要比他高一些。
明王朝的“开国六公”中除了前面提到的四位,就只剩“文臣之首”李善长和常遇春的儿子常茂了。
很显然,常茂是变相承袭了他父亲常遇春的爵位,不能算。
也就是说,前面提到的四个人中,有三个比汤和级别高,只有一个与汤和“平级”。
以汤和与朱元璋的关系,“外来户”邓愈的公爵应该给发小汤和才对,不是吗?可为何朱元璋却把邓愈封为了公爵、而把汤和封为了侯爵呢?
原因很简单,汤和当侯爵比邓愈更管用!管什么用呢?让其他想当公爵的人知难而退。
此即所谓“一侯镇百侯”!只有汤和在“第一侯爵”的位置上,才能让那些想要争公爵的人知难而退、不好意思再开口。
洪武后期,年迈的朱元璋感知自己即将走到人生的尽头,为了给后来者铺平道路,他上演了真实的杯酒释兵权,狡兔死走狗烹”。
而此时汤和早早就预感到了这一幕的出现,因此于公元1389年告老还乡,赐第凤阳。
公元1295年即洪武二十八年,汤和在凤阳老家寿终正寝,与徐达等人一样,被朱元璋追赠了东欧王(郡王)爵位、谥“襄武”,成为了明王朝为数不多得以善终的开国元戎。
象汤和这样的一代英豪,让梁康桥一直深深佩服的是他通达的为人处世之道。
物苦不知足,得陇又望蜀,
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
……
除今存西瀛门及附近220余米城墙外,余均拆除。
西瀛门一段城墙的保留纯属偶然,民国时期,西瀛门一带商埠林立,是著名的金融商贸一条街,不少店铺建在城墙根下,于是商家便依墙开店,有的更是将城墙掏空建屋居住,这虽然是对城墙有所破坏,但在客观上却保护了这段城墙。
几个人很开心地沿着城墙散步聊天,夜市灯光栏栅,运河水波映着微弱的星光,闪闪发亮。
站在古城墙上望着京城大运河的流淌不息,给这座城市带来了古桥纵横、河埠林立、古屋比邻、商铺连绵的繁华和辉煌。
这些虽说是残留可依然存在,可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却已世代轮换了,只留下了代代相传的人物故事,而更多的人们己化为俗世的尘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