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首诗歌。”徐不易想起就是《再别康桥》的前后各两句,“那诗歌不符合明天的气氛。”
“上次听您用古夏文读的那首诗歌,也是古韵十足,而且听您翻译的内容也很贴切,何不就用那首诗歌。”
“《临江仙》?好像有些过于慷慨悲壮了。”事实上这首词也不是很适合,不过伊娃的话倒是提醒了他,要不干脆就用种花家的语言读一次,反正听者听不懂,那是你们才疏学浅,见识不广,与我何干。
至于背哪一首,哪首不一样?就算我背“汗滴禾下土”,也没人知道我在说什么。如果真有人弄懂了诗歌意思,那我得好好打听一番,看是不是同路人。
解决了这件烦心事,徐不易比找到了幕后黑手还开心。他拿出纸笔,准备再抄写一篇文章的大纲,昨夜想诗的时候,想起了大仲马先生的《基督山伯爵》。这本小说被后世称为通俗小说的典范,里面很多绝妙的情节设计,使整个故事既扑朔迷离又合情合理,并且影响了后世很多作家。
诸如主角被诬陷,在困境中得到指点,获得“外挂”,最后实施复仇等等。这些套路放在网文时代都一点也不落伍。
徐不易写下故事大概,但还有几个问题,比如故事的背景,首先要在这个世界找一个符合十九世纪弗兰斯国当时革命与动乱,一个政治动荡的年代。另外几个主要人物的塑造,既要符合剧情,又要符合故事的时代。这个故事严格来说还是复仇的故事,自然要在如何对待几个仇人,及其家庭进行报复上写得畅快淋漓,又不能让主角失去本心。
另外故事对背景的描述,有宫廷的糜烂、上流社会的灯红酒绿,市民的清贫生活,监狱的阴森可怕和犯人的阴暗心理,有社会的黑暗,也有高贵的品德,有极恶的人心,也有人性的善良。这些需要平衡。至少,徐不易还有些自知之明,自己是写不出来这些的,他觉得就现在伊娃的能力,也不足以完成这篇巨著。
花费了一上午的时间,徐不易将故事梗概和大纲、主要人物的描述,全部整理成一份文件,和其他的那些收藏起来。现在他的柜子里已经有二十多份,有几篇是用红色标注,意思是暂时不便拿出来,或者以后也不会提供出来的,比如故事背景不符,或者科技发展不同。有些是用黄色标记,这些里面是徐不易认为伊娃暂时无法驾驭的,以后伊娃能力符合,或者遇到其他有能力的,可以拿出来提供一下。更多的是故事背景简单,有些小创意的,等伊娃有空闲,又苦无灵感的时候,给她参考,毕竟伊娃和卡梅拉都是自己在这个世界关系最紧密的两个人了。
想起伊娃上次准备创作关于时间循环的作品,然后看到了自己写的《寻秦记》大纲,被故事吸引,然后推翻了自己的创意。也不知道她现在准备得如何。刚刚他翻看自己写的一些大纲,在红色里面有一个根据前世电影写的创意,未来机械来到现代社会,准备杀害反抗者领袖的母亲,以阻止反抗者领袖的诞生。没错,就是州长先生的代表作《终结者》。这部作品,如果照搬,自然不符合现在这个时代,毕竟徐不易来了快一个月,没有发现有一丝电脑存在的踪迹,但如果改改背景,也不是完全不能用。
就在徐不易抽出这份大纲,看能否魔改一下,然后提供给伊娃参考。书房的门被人敲响。声音很有节奏,徐不易一听,知道是小女孩莉莉在敲门。平日里,莉莉会在徐不易没事的时候,缠着徐不易说故事,让徐不易背的童话故事少了一大块,不过她往日不会在这个时候来敲门的。
打开门,一个俏生生的小女孩站在门口,头发扎了个马尾,一看就是伊娃的手笔,如果是安琪尔梳头,应该是一个漂亮的公主头。
“哥哥,你现在有空吗?”
“哥哥现在有空,莉莉找哥哥有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