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文会有好几种形象,简单点说分成小型、中型和大型,小型的一般是几位到十几位志趣相投的好友私人间的聚会,地点一般是酒楼、楚馆,内容也简单,喝喝酒听听曲,然后文思大发时当场写文作诗之类的。
中型的文会就要正式很多了,由某位不差钱学子或者某位财主、商贾出资,包下一座酒楼之类的,邀请几位比较出名的学子,或者是文人,然后发出几十张帖子,大家共聚一堂说文斗诗,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活动。
至于大型文会,主办人就不但要有钱,还要具有一定的地位了,在城外包座园子,备下酒水菜肴和笔墨之类的,只要是学子就可以直接去参加,不需要帖子什么的。
如果在此次文会上作了好诗好词好文,还会得到主办人送出的礼物,算是对其文名的一种肯定。
小吉祥打听来的消息,最近恰好有一位湖广之地来大商贾,在城外静疏园办大型文会,据说还请了青倌人献唱助兴,便怂恿着明耀带着欢喜一起去凑热闹。
明耀正是为了陪欢喜出去散心,有这等好事怎么会不心动?立马就放下书本去找欢喜,把小吉祥打听来的消息跟欢喜细细说了一遍,感叹道:“以前我和我的朋友们偶尔也会去听个曲看个戏什么的,小打小闹还要被人看不起。
人家包了个园子听曲,就成了盛事,果然什么事沾了个文字就是不一样,我们也去看看吧,一定很热闹。”
欢喜被明耀感慨万千的样子逗笑了,“去走走也好,若是有好玩的人驸马也不妨结交一二,如今你与之前的朋友少有来往,再不结交几个新朋友,岂不成了孤家寡人?而且以后说不定还会同朝为官呢。”
明耀挠了挠头,不自在地说:“其实之前那些朋友,来不来往的也没什么关系,在一块玩的时候亲亲热热称兄道弟,恨不得日夜不分开才好。
我这些日子没出去,也不见有谁来找我,唉,说到底不过是些酒肉朋友罢了。”
不管是不是酒肉朋友,都是跟明耀一起从少年成长为青年的朋友,欢喜自然不会说三道四,点头笑了笑,“那就再结交些真正谈得好的朋友。”
欢喜小日子晚来了五、六天,请了太医来把脉又说不是有孕,欢喜担心是上次中毒后留下了什么病根,换了件衣裳坐车去了东宫。
明耀不放心想陪着欢喜一起去,欢喜不以为意地轻轻推开他,头也不回地往外走,“本宫是要去见嫂嫂,问问她有没有养身的方子,女人家的事你跟着去干什么?你在家好好看书吧,累了去花园走走也成,本宫一会儿就回来了。”
明耀连话都没来得及说完,就被欢喜无情地扔在家里,垂头丧气地回书房去看书。
明二夫人得到消息赶过来探问,明耀连忙整衣相迎,把明二夫人请到书房上坐,小吉祥揍上热茶来,体贴地退到廊下,把空间留给母子两个说话。
明二夫人开门见山问明耀,欢喜是不是有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