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地里走的路有点崎岖,车上装了重物不太好走,好死不死的,车轱辘卡在一个缝隙里,进进不去,退退不出来。
车夫急的满头大汗。
文天佑走过来,伸手抓在车轱辘上,向上一拔,生生的把车轱辘从夹缝中给拽了上来。
车夫脸上的汗流的跟厉害了。
他这个车是专门拉货的,做的特别结实,车轱辘和车身都是实木的,分量很重,这人单手就轻轻的拉上来,力气未免也太大了。
到了地方,看到山上好几个牛拉着犁杖,干活的男女老少有四五十人,车夫登时就明白为什么要买这么多东西了。
这么多人干活,地肯定不少,这样的殷实人家,确实也不差这一头猪。
文天佑将车上的东西卸下来,谢过了车夫,还叮嘱他回去路上要小心。
车夫连连点头,赶车离开。
待走的远些了,车夫回头看了一眼,心里莫名觉得,这家人挺不一般的,尤其是那小两口,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有那么多地的人,还会自己亲自下地吗?
如果是他,定然是雇人干活了。
揣着一肚子的疑问和好奇,车夫走了。
这厢,苏冬青回来也没歇着,立刻挽袖子开始炖肉。
猪肉早就让屠户切好了,直接放在锅里煮,煮开后撇去血沫,开始加各种调料。
灶膛里塞的是一大块木头,点着后能烧很久,也不用人看着火。
肉炖上之后,苏冬青开始炮制内脏,因为时间紧,她没要猪血和猪肠子,把猪肝猪肺洗好后扔到锅里煮。
另外一边的锅开始煮米饭,今天人多,一锅米饭不够,得煮两锅。
文天佑接完人又上山了,没过一会儿,郑氏和谢氏回来了,郑氏看到炖肉,不放心的尝了尝汤水,怕咸了也怕淡了。
谢氏见状便道:“娘你还不放心青儿做饭,她手艺可是顶顶好的。”
郑氏放下手里的勺子,喝了口凉水,道:“不是不放心,大锅饭和平日里自己家吃不一样,不太好把握。”
谢氏洗干净了手,把坛子里的咸菜一样样的夹出来些,怕外头有土,盛好了也没有端出去。
现在天热,也不怕饭放凉了,蒸煮好之后,白花花的米饭便装到盆子里。
苏冬青把锅洗刷干净,打了一篮子鸡蛋,做了一锅炒鸡蛋。
人多的饭菜确实不好做,分量不好拿捏,苏冬青索性往多里做,没算的那么精细。
这头正忙着,苏新平见日头大了,招呼大家回来。
听到外头的动静,苏冬青打开锅,用筷子扎了扎肉,还没有熟透,不过应该也快了,也就是一两刻钟的功夫。
谢氏道:“不着急,正好趁这个时候歇歇。”
山上的人回来,洗完手痛痛快快的喝了一大碗凉凉的井水,坐着说话时,文玉轩三人便成了众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