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里,苏记辣椒铺子尤其热闹,苏冬海和苏冬桥兄弟俩忙了许久,到年根终于能歇口气。
兄弟俩花了几天的时间把铺子的账目整理好,对了数目,然后把盈余的银钱同苏冬青结了。
捏着手里的一叠厚厚的银票,苏冬海的手都是抖的。
他每天都算计账目,每个月也会笼统的看一遍,知道生意红火,赚了许多银子,可是算了一整年的,还是被这个惊人的数字给吓到了。
这一年,他和苏冬桥两个不大的铺子竟然收了十多万两银子,如果不是手里的银票和箱子里的金银,他简直怀疑自己是在做梦。
曾几何时,他们家连十两银子都拿不出来,现在,十两的银子的万倍都有了,这、这简直比做梦都夸张。
谁能想到,这种不能填饱肚子的东西竟然能卖出这么多银子!!
苏冬桥就比他二哥从容多了,当然,并不是他视金钱如无物,而是他从前染布卖布,经手的银钱也不少,最多的时候也有过一两万。
一开始苏冬桥见到这么多银子也激动的不行,赶路的时候都提心吊胆的,生怕被人抢走。
后来,见的银子次数多了,也就麻木了。
苏冬海这个样子,他还觉得有点怀念,知道不久之后,他二哥就会跟他一样见怪不怪了。
兄弟俩对好账,然后一同去找苏冬青。
苏冬青这两天财运比较旺盛,今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税赋收的极其顺利,大笔银钱布匹到了国库,户部可以说是久旱逢甘霖。
国库一丰厚,李贤就让户部的人还苏冬青那笔十九万两银子的巨款,虽然当时银子是文天佑出面借的,可是都花在了购置粮草上面,这笔账自然不能让文天佑还。
这回,户部来人送钱时,终于不像去年那般哭丧着脸,国库充盈,他们腰杆子也直了。
苏冬青只招待来人喝茶然后就连人带银子的送走了。
当初她借钱后,大概也猜到银子都用在了什么地方,既然是为国为民的好事,这银子花的就值得。
去年大周穷,苏冬青没要欠银,倒也情有可原,今年她依旧把这银子捐给了国库,是因为前阵子听陆景说,当初文天佑迎娶她时,文天佑一穷二白,他们一群人也是兜比脸干净,置办的聘礼里面,有从国库中挑的,还有一部分是从蛮族献给大周的贡品中拿的……
苏冬青但是听的十分囧,她当然不能把自己的聘礼还回去,还不如顺手推舟把这十九万两银子捐还给国库。
苏冬青接连两次捐了银两,户部的人对她赞不绝口,二十多万两银子啊,扔出去眼睛都不眨一下的,简直就是活菩萨。
户部的人刚走,第二天,陶锦泽进京,又给了苏冬青一大笔银子,是结辣椒和辣椒籽的账。
然后,苏冬海和苏冬桥又来了。
苏冬青的荷包登时满满当当。
有了钱,苏冬青就想着置办点东西,尤其是现在兰儿婚事有了苗头,是该好好琢磨一下小丫头的嫁妆了。
这年头,有了闲钱的人大都买地买铺子,苏冬青都去打听了一番。
京城周遭的地价格很高,一亩普通的旱地是梁州同样土地的三倍左右,买的话实在不划算。
自从战乱结束,大周经济复苏,京城的房子和铺子水涨船高,价格贵的令人咂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