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节,大周许多城镇都因为科考的榜单而沸腾,但这个事情却跟边关的三个镇子没有关系。
三个镇子除了种地的老农就是想要赚钱的商人,没有私塾和学堂,所以那些热闹与这里无关。
但是苏冬青不一样,考试的日子过后,她每天都数着天,算着信件从京城或者南阳城多久能到边关。
盼着,盼着,她盼到三个御马而来的少年。
柳元安三人因为读书,许久没有这样肆意骑马而奔了,三个人轻装上路,跑了这一路,登时觉得天高地阔,胸中不自觉的变得轻盈而又充沛。
看到荒凉之地的落日,看到傍晚接天蔽日的彩霞……亲眼看到的世界比书本中更加鲜活和壮阔。
原本以为出了雍州往北走会鲜少有人,但他们路上却遇到很车马和人,有的大商队甚至超过一百辆马车,也有独行之人,他们从部落换取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谨慎而又充满希望的赶路。
晚上休憩时,三个人偶尔会同其他人坐到一起,架起火堆,一边吃着东西,一边诉说彼此的见闻。
柳元安他们三人到达兴安镇时,因为样貌和与众不同的气度,引起了百姓的围观。
边关的百姓和部落的人相互接触后,彼此都有影响,譬如边关的人就比较大方,盯着人看的时候还会同人大声的道,“哎呀,看这几个小公子,长的可真是俊啊。”
文玉轩等人:“……”
柳元安算是最镇定的,还同四周的人群微笑,结果惹得人更加兴奋,高声问道:“几位公子哪里来啊,到这是做什么?”
也不怪大家好奇,他们三个一看就不是种地的,也和行商的看上去不同,人对待稀罕的,总是会想要探究一番。
柳元安说是要找文将军,百姓们俱是“哎呀”一声,争着抢着给他们带路。
头一次看到陌生人这样热情,三人一时还有些不知所措。
到了府衙,不用他们开口,百姓们便自顾自的敲门,对来开门的月娘说,你家来客人了。
月娘看到外头的三人,惊喜万分,一时忘记了让人进来,飞奔着跑进去告诉苏冬青。
苏冬青出来时,看到是英姿勃发的三个少年,以及他们身后的一众满脸好奇的百姓。
苏冬青:“……”
将三人迎到里面,听他们说都中了举人,苏冬青并没有太过欣喜,因为她知道,这三个人的目标并不止于此。
再听说文天立中了末位的进士时,苏冬青笑着道:“你们五叔这么多年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
文天立资质和天赋在读书人中不算是最好的,但人勤奋又踏实,求学的路上比这些小的吃的苦都多,经受的折磨也最多,他能走到今天,可以说全靠自己的努力。
除此之外,苏冬青关心的文家女婿朱晨青也中了举人,这可是真真的大圆满,苏冬青觉得所有的期待和煎熬都值得了。
五个人在科考都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是苏正非也非常坦白的讲,等他们三个乡试时,可能就不会这么顺利了,越往后遇到的人越厉害,他们这次考试都觉得很紧张。
文玉轩也说,人外有人,其实这次一次能中举也是出乎了自己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