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口锅里都是猪肉,收拾好的鸡没地方放,便在院子里架起火,几只放在上面烤,几只埋在灰泥中熏烤。
一直吃到了后半夜,所有人把准备的东西都吃光了,帮着收拾好东西,然后心满意足的打着饱嗝离开。
今天忙的够呛,再加上雨后变得凉爽,没有那种酷暑的煎熬,苏冬青倒头就睡着了。
第二天,昨天吃饭的许多人都是拿着东西来上课的,苏冬青也挡不住他们,都是些自家吃用的,索性收下了,她们几个人吃不完的就拿到芦花那边,反正瞎不了就是了。
文玉轩他们三个人在边关逗留了快两个月,期间柳元安往京城发了一封书信,初秋时,三个人必须要返回国子监报道了,不得不道别。
听说他们要离开的消息,那些被他们教授的百姓便前来相送,他们拿了许多东西,但三个人无法带上路,只能感谢大家的好意。
送别的队伍里还有那个异族的姑娘,她回去之后,父兄查到了柳元安的身份,便知道柳元安无法迎娶她,她此番前来也仅仅是送别。
来不及感受离别的悲伤,随着枯黄的叶子落的越来越多,边关很快就迎来秋收,不但百姓开始忙,文天佑也要带着士兵收取屯田。
边关冷的早,最怕庄稼还没熟透就下霜,那样会影响产量。
今年老天爷赏脸,霜冻来的晚些,百姓在田中争抢着收庄稼,忙碌的样子像是打仗一般。
这可是一场硬仗,忙了一年,就看这最后的收成了,一家子未来一年的口粮都系于此,当然是必须要赢的。
苏冬青和芦花她们没有地,这个时候也不闲着,在家里一锅一锅的蒸馒头,快到中午的时候,孩子们把草筐铺上白布,然后把馒头一个个的装进去。
另外的木桶中倒入刚煮好的蛋花汤,蛋花汤里不但有鸡蛋,还有咸菜丝,这样不但有咸滋味,吃馒头的时候也怕被噎。
一筐筐的馒头搬到城外田间,一桶桶的汤水也跟着后面,地里干活的士兵们放下手里的农具,纷纷过来吃饭。
除了蛋花汤,还有烧开后晾凉的白开水放在地头,木桶里有瓢,谁喝谁舀,这个时候谁也不会介意。
除了做饭送饭,孩子们也会抢过镰刀上手收割,这样士兵们就能短暂的休息一下。
文大将军干农活的速度之快,可让许多人大开眼界,壮壮也加入了抢收的大军之中,干的也似模似样。
这个时节其实已经有点冷了,但是地里干活汗流浃背,大家穿的都很单薄,这样干活也利索些。
镇子的场院都在城外,一车车的庄稼拉到一个个空地上,晾晒干松后,立刻开始脱粒,脱下来的庄稼过筛,然后装入口袋,一袋袋的粮食再被拉回家入仓。
田地里的立着的庄稼越来越少了,陆续都被收入仓库,只有所有庄稼都收拾好,才能真正的松口气。
本来以为军田多,收的可能会慢,百姓还商量着去帮忙,毕竟这一年也受了许多照顾,做人得知道感恩。可是等他们秋收妥当了,军田那边也到了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