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下来,苏冬青的体力依旧没有多大的长进,骑马归来的路上,她的体力消耗殆尽,但路上却不想多歇,反正都要赶路,到家才能真正的休息。
到京城时,她的骨头架子都快散了,因为见着家人心里头激动,完全盖过了疲惫,但身体的承受终究有个极限,她撑到现在,终于撑不住了,房门一关,倒在床上就呼呼的睡了过去。
文天佑送走人,回到房间,发现地上的水盆被踢翻了,妻子的脚还没擦就睡了过去。
知道她这一路辛苦了,文天佑静静的收拾地上的残局,然后拿来棉布给苏冬青的脚擦干净,替她除去外衣,收拾妥当,自己才上了床。
苏冬青可以说是有点粗心,文天佑要在后面帮她处理各种小尾巴,已经非常习惯了。
这些年,他们在边关相互照顾,相互扶持,虽然有些辛苦,但一家三口一直在一起,文天佑觉得十分满足,对于他来说,这便是莫大的幸福。
男人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譬如文天佑,譬如文家业还有苏新平,他们更习惯听着家里人说话,鲜少会表露出明显的情绪,即便激动,也会克制自己。
女人就不一样了,高兴了就会笑,难过了会哭,激动了会又哭又笑,是以,文天佑一家人回来后,苏文两家就只听到女人叽叽喳喳说话的声音,基本听不到男人的动静。
女人们急切的打听边关的事情,也同样会把这些年家里头的事情倒豆子一般告诉苏冬青。
大家没什么变化,小家除了孩子们都长大成人,也有不小的变化,首当其冲的就是添丁。
譬如,郭氏在京城又生下了一个女孩,女孩娇嫩,又是家里最小的,对于苏冬桥和郭氏来说算是老来得女,宝贝的不行不行的,俩人更是在女儿才周岁的时候就已经商量嫁妆了,大家都打趣他们,待以后嫁女儿,怕是万分舍不得。
譬如苏冬梦,也添了一个女儿,她和孙大成,现在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简直是满足的不得了。
譬如文玉湘,连生了两个男孩,周家人喜不自禁,周三顺心疼媳妇,直言以后不让她再受这个罪。
这三年中,苏文两家差不多办了十多场喜事,有几个孩子学业有成的高中,有嫁有娶,可以说喜事频繁。
正是因为家中孩子嫁的嫁,娶的娶,所以这次苏冬青回来,除了朱成青这个她亲自看过的女婿,在家中看到了许多陌生的面孔。
嫁入文苏两家的新媳妇,苏冬青在书信中已经知道了,但是对不上号,待一个一个被婆婆和相公带过来,苏冬青才能分辨出来。
苏冬青这次回来真的没带什么东西,但她家里头有好几箱子东西,不愁没礼物送人。
待一个个侄媳妇外甥媳妇过来行礼,她便不偏不倚,一人送一整套头面,虽然送到最后箱子都快空了,她也觉得高兴,小辈成家,对于她这个做长辈的来说,大概是最大的欣慰了。
这个时候,苏冬青突然有点理解前世那些家长催婚的心情,人天生都有圆满这个偏执倾向,当自我意识中,觉得成家生子才是圆满时,自然会采用各种手段催婚,催生。
苏冬青觉得自己还是很厉害的,克服了这种本能,能够愈发的坦然接受儿子的各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