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琅走到他面前,“几岁了?”
应答的童声响脆脆,“七岁。”
她蹲下将小孩扶了起来,拍了拍衣裳的灰尘,“你识字。”
“是,娘偶尔带我去外面私塾旁听。”
他娘在一旁紧皱眉头,生怕主子不高兴他们偷懒出去。
“可喜欢读书识字?”这个工坊建了有三年,目前共有五百号人,女子成家生下的孩子也有十几二十个到了读书年纪。
“喜欢。”夏末重重地点头。
琳琅拍了拍他的肩,“十四岁以下六岁以上的孩子,十日后每日早晨可到私塾读书两个时辰,不喜读书的去习武打拳吧。不必担心,免费的。”
读书!奴籍小孩怎有机会去读书还能习武,这天大的消息砸得他们昏头转向,“多谢东家恩赐,多谢东家。”
“都起来吧,半个时辰后动工。”琳琅迈开步子,留下一阵淡淡的清香。
众人听出东家放他们半刻歇息的言外之意,见琳琅离去松了一口气,有几个仗义的男子去扶院内板凳上的林管家回去上药。
琳琅记下几人的脸庞,回头进了书房提笔埋头刷刷写下长篇章程。总的不过是交代林管家留意物色可培养之人,还有一套考验的细则。
她做得是长久买卖,不限于区区一个章州,以后定需要将买卖放手交与可信之人。而这从小培养,才更让她放心。
曾行敲门,“东家,备好饭菜了。可是现在用?”
“端进来吧。”琳琅揉了揉脖子,一忙时间总过得很快。
曾行托着两菜一肉一汤,“贤大娘熬了鲜汤,说东家又瘦了得补上一补。”
琳琅闻着那香味便胃口大开,“贤大娘熬的汤真香。”
贤大娘是林管事的母亲。
“那是,逢年过节里林管事都不见得能喝上这等汤。”
琳琅拾起信纸,“把这几张交给林管事。你那进展如何。”
“打听清楚了,东家下午可要前往?”靳城以茶出名,茶销往高凉郡以南的南缅和它邻国枭阳国可是暴利。
琳琅吹了吹热汤,“行,一个时辰后出发。”
曾行应是,瞧见门外探着个脑袋的小孩,想起今早东家吩咐他去寻教书先生一事,“东家,有个小孩在外面。”
琳琅抬头看去,手里调羹还搅动着热汤,另一只手朝小孩招了招。
“夏末拜见东家。”他欣喜地蹦着跳着过了门槛,小步扭捏地挪到了她跟前跪下。
“有何事?”她问。
“夏末谢过东家,”他深深地拱手鞠一躬,“不知东家这上私塾可能学得算账记账的本事?”
琳琅嘴角升起一丝浅笑,“为何想学?”
夏末无意间换了个称呼,“我听娘说主子是一个了不得的商贾,很会做买卖。我也想学做买卖。”
爹娘签的都是死契,那不就是她的仆人,家人素日私底下都是称她为主子,比东家还要亲近一些。
曾行平日里对着小孩有些印象,干活勤奋绝不偷懒,还有些聪明,不过性子直与一些小孩处得有些不愉快。他亦是调侃了一句,“学得这里买卖出去赚钱?”
“不是,既然是为奴,自然为主子卖力。”夏末并不怕主子怀疑,梁夫子说身正不怕影子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