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玉妧原本以为太后怎么也得把话题往李念身上提一提,可谁知几句话下来关心的都是陆长胤,果然,李念什么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摄政王的女儿。
她还担心太后惦记李念,如今看来,李念还不符合太后的要求。
也是,如今的李念,冲破天也就只是陆长胤的养女,而且还是个已经七岁的养女。这也就是陆长胤膝下无儿无女,李念才能享受摄政王府少主的待遇。这要是陆长胤有个一儿半女的,李念这个养女的身份,不过也就是摄政王府里一个地位高一点的侍女罢了。
更别说她原本只是个五品著作郎的庶女。
这样的身份,自然坐不上皇后的位子。
思至此,江玉妧放下心来,李念总算不会被太后惦记了。
江玉妧又陪着太后说了几句话,忽然听太后说起,陆长胤的生辰要到了。
这些日子,江玉妧光顾着李念了,差点把这件事给忘了。
“你今日正好进宫来了,哀家给长胤备了礼,你回去的时候,给他带回去。”太后端的是客气。
江玉妧规规矩矩的起身行礼:“臣妾代殿下,谢过太后娘娘。”
礼物被送上来,江玉妧一见,不得不说太后的贴心。
太后备的是一套铠甲。
这古代的炼铁技术,真是出乎江玉妧的预料,这套铠甲看上去坚硬明亮,甚至还闪着光,比起现代的不锈钢,差不了多少。
看到江玉妧这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太后顿时有些愉悦,便道:“我听闻,长胤的盔甲还是十年多年前他初次带兵时穿的,怕是早就不合身了,便命人专门为他打造了一套新的。”
江玉妧低头告罪:“多谢太后记挂,是臣妾疏忽,没有注意到殿下所需。”
“你这话说的,”太后得了便宜又要卖乖,“你是读书人家出身,不懂武将所需是正常的。”
江玉妧十分受教地低头,不多说什么了。
这次陆长胤没有来接她,江玉妧领着念儿坐上回王府的马车,有些出神。
李念第一次看到如此心事重重的江玉妧,有些担忧。
“母妃,你,怎么了?”李念的声音,把江玉妧拉回来了。
江玉妧回神,下意识一笑,“没事,有些累了。”
“那,母妃回去休息吗?”
江玉妧点点头,笑道:“好了,没外人了,记得叫姐姐。”
李念看着她,点了点头。
江玉妧正想着赶紧回去歇会儿,马车走着走着就缓了下来。
外面似乎有很多人,江玉妧懒得掀车帘,便出声问:“怎么了?”
花逸在外面回道:“王妃,路上有很多人正在看告示,堵了路。”
“什么告示?”要这么多人看。
花逸寻了个人问了问,回来禀报:“王妃,听闻是朝廷要召集能工巧匠成立农工院。”
“农工院?”难不成是她上次跟陆长胤说要发展工具的事情让他放在心上了?
江玉妧道:“咱们先回去吧,小心着些走。”
马车缓缓走出几步,江玉妧忽然叫了燕儿上来,低声吩咐了几句,燕儿领命,下车进了人群,转了弯。
回了王府,李念乖巧地自己回房间了,江玉妧叫来花逸问了问农工院的详细情况。
“那告示上说,朝廷要召集手艺好的木匠和铁匠,组建农工院,改进耕种工具等事宜。”花逸将打听来的消息挑重点说。
“木匠和铁匠?”江玉妧皱了皱眉,“只有木匠和铁匠……恐怕不够。”
花逸低着头,没接话。
这种事是大事,不是他们能多说的。
“算了,让刘姑姑最近仔细盯着给念儿挑侍女的事情,身家什么的都要查清楚,我不希望有人在念儿身边安插钉子。”
“是。”花逸领命,下去传话去了。
最近大事太多,农工院的事情刚开始,春天祭祀的事情又要提上日程,还有北疆增兵的事情依然在朝堂上吵着,还要征兵,还有其他琐碎的事情,一桩桩一件件,陆长胤不肯假以他人之手,想着有李念陪着,江玉妧也不至于像之前那么莽撞,便在宫里多待了几个时辰,回王府时天色已经暗了。
江玉妧等着陆长胤回来吃饭,正在前厅和李念一起说话。
李念这个小姑娘,和江玉妧熟起来之后,便恢复了活泼的性子,她总归是个小姑娘,如今倒是有了正常小女孩的样子。
“你看这个,这个估计有机关,我觉得不能乱动。”江玉妧拿了个小铁盒子,小铁盒子上有个小孔,似乎真的有什么机关,她拿着甚是小心。
这不是别的,正是大年初一那天,陆长胤的那帮发小送给她的那箱新年礼。
她今天才想起来,便打开看了看,没想到,那么大的箱子里,放了不少机关兵器,这让江玉妧仿佛发现了什么宝贝,叫来李念一起研究。
一箱子机关暗器,被江玉妧当成了玩具,拿来哄孩子了。
也不全是哄孩子,还哄了她自己。
好一出母慈女孝,陆长胤甚是欣慰。
“这个确实有机关,不过钢钉没放进去,在木盒子里放着呢!”陆长胤出声提醒道。
“陆长胤,你回来了?”江玉妧顿时对盒子没兴趣了,放下铁盒子,站了起来。
李念抬头,甜甜地喊了一声:“爹。”
陆长胤笑了。
用过晚膳,江玉妧和陆长胤带着李念在王府里散步,江玉妧正好要问一问农工院的事情。
“光是铁匠和木匠,我觉得不够用,有些东西不是经验和手艺够用的。”江玉妧十分严肃道。
陆长胤道:“自然不是,农工院隶属工部,工部已经拟出了一套方案,系统的管理和利用这些人。”
这样,江玉妧就放心了。
“对了,我今日让刘姑姑去给念儿挑侍女,你说是挑个年纪大些的,还是和她一般大的?”
陆长胤没直接给出答案,“这个不一定,和她这么大的怕照顾不好她,先让刘姑姑挑些合适的人上来,你自己亲自挑个最合适,你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