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阳光的温度宜人,整座小山头郁郁葱葱,周边两行高大的树木,繁茂葳蕤,像是掩住了一切尘嚣,只余这一片地的静谧安宁。
亦岩抱着襄夏,这个胖娃娃已经跃跃欲试要走路了,所以很不耐烦被人抱,而且近些日子温度上升,终于从臃肿的棉衣中挣脱出来的,穿着小背带裤的襄夏使劲踢着小胖腿儿,想下地走路。
陈芃儿回头望了眼正拼了老命在亦岩怀里挣扎的儿子,抿了抿唇:“亦岩,放他下来吧。”
亦岩看了眼脚下的青石子路,早上露水重,地面还有些潮湿,他有些踌躇的看了眼襄夏脚上新穿上的小鞋子,到底还是探身将孩子放去地上,两手小心扶在他腋下,稳住他胖胖的小身子。
襄夏一下地就迫不及待的迈开小胖腿,拍着小手很开心的喊了声:“啊哈!”
陈芃儿往他兴奋的小手里塞了一把花儿:“襄夏,去,把花给爹爹,让爹爹闻闻香不香。”
一篷白色的小花,是方才陈芃儿在路边摘的,襄夏歪了歪小脑袋,攥紧了花束,在亦岩的扶持下,迈开腿,上前两步,拿花束戳了戳墓碑上的照片。
和风轻拂,照片上的男人微笑的注视着他们,眼底卧蚕微微弯起,目光温润,就像正抚在肌肤上的融融阳光。
陈芃儿从食盒里取出两碟点心,一壶清茶,探身去放,被陆安伸手拦住:“我来。”
他在墓碑前浅斟了一杯,缓缓浇在墓前的草地上。
“以前我们总在一起喝茶,却很少喝酒,因为你说我胃不好。”他低首凝睇照片上对他微笑的男人,笑了笑,“今天我再来陪你喝一回茶。”
“林凉,你在那边好不好?”
执意挣脱了亦岩的襄夏正扶着花岗岩的基石打转,一不小心没站稳,噗嗤一下在石子地上坐了个结实,应该是摔疼了,眼泪汪汪,抽抽噎噎的张嘴要哭。陆安对忙冲过来的亦岩摆了摆手,在孩子的面前蹲下来,微笑着拍了拍他的小脑袋。
襄夏委屈的撅着小嘴,胖胖的小手臂朝他伸过来——这是要他抱的意思。
陆安愣了愣,伸手把孩子抱在怀里。
孩子热乎乎的脊背,身上全是小孩子温热的香气,放心的腻在他怀里,两条短胳膊自然而然的搂住了他的脖颈,在他肩头蹭了蹭,“呜哇”了几声,揉了揉眼睛,似乎要睡着了。
然后,模糊叫了一声:“爸爸……”
心头一震,男人扭过脸,肩上睡着的孩子小脸纯净如斯,长长的睫毛簇拥在红扑扑的皮肤上,温暖的呼吸,就轻柔的喷在他的胸口。
心中掠过一丝奇异的感觉,恍惚一下回到许多年前,他便是这样抱着她,他的小新娘,如此柔软轻盈,带着屡屡甜香,在他怀里酣睡哭泣。
陈芃儿朝他们走过来,摸着孩子汗津津的额头,黑葡萄样的眼睛一如既往:“睡着了?”
“嗯。”
他点头,唯觉心中万语千言,却只伸手过去,握住了她纤细的手指。
陆安和亦岩带着襄夏已经先行下山去了,留陈芃儿一人静静的去看看英奇。
林凉的墓在山顶,英奇的墓则在半山腰,他这孩子向来喜欢热闹,比起山顶的清冷寂静,他也许更中意这周围的繁花似锦。
英奇墓前,站着一个衣着肃简的女子。
看背影曼妙轻柔,待走近,女子回过头来,是司晓燕。
她脂粉未施,不复以往的艳丽逼人,清清透透的一张脸,却也依旧眉目如画。她瞧见陈芃儿,不为所动,只说:“我来瞧瞧他。”
大昌覆灭,晋笑南潜逃出国,桃花宫也早已易主,头牌的交椅,听说最近坐上去的是又一位冉冉升起的新星,才不过一十九岁,但其风光程度,已丝毫不亚于当初的司晓燕。
陈芃儿从食盒里照旧搬出两三样点心,都是英奇以前爱吃的,放在墓碑前,摸了摸墓碑,那石头被阳光晒的温热,顺手拔着碑前几株野草:“英奇要是你知道你来看他,会高兴的。”
“我应该带束花来,”
女人的神情,带些些许的茫然:“可是去了花店,却不知道他以前到底喜欢什么花。”
“他喜欢的花司小姐应该买不到。”
“……?”
陈芃儿温然的笑笑:“那是一种白色的花,春天的时候会开满树,白灿灿一串串的。可英奇喜欢它不是因为它好看,而是因为它能吃。”
她说的是北方才会有的槐花,每年春天洁白的槐花缀满树枝,空气中到处弥漫着它淡淡的甜香,小孩子们和大人会扛着长长的竹竿铁钩子,一串串的从枝头撸下来,大篷大篷的抱回家,不管是掺进面粉做成蒸槐花,还是打进两个鸡蛋摊成槐花鸡蛋饼,都是记忆里难得的美味。
每每槐花热腾腾的一出锅,她和英奇都会围着蒸笼捧着碗巴巴的守着,生怕抢不到,或者说生怕抢少了。英奇仗着年纪小,吃完了自己那份总还会觊觎她的,她嘴上不答应,最后却总也会留出一小份给他。
英奇小时候吃好吃的总是狼吞虎咽,几下吞完了,舔着手指头回味:“姐,要是以后天天都能吃蒸槐花儿面,就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