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的时间,一晃而过。
靖武司、军方、刑部、应天府、大理寺等等,各部衙几乎是将神都掘地三尺,但结果别说是破案了,连假先皇的影子都没有看到。
薛振武曾提议开启先皇皇陵,查看先皇的圣体是否还在。
若是先皇圣体还在,那么假先皇自然是不攻自破;
若是先皇圣体不在,那么也可以根据这条线索查下去,总算是有线索可查。
不至于像现在这般,毫无头绪。
但他这个提议,还没有上报到永寿帝面前,就直接被谢云峰给拒绝了,甚至还责令他不得再有这种想法。
即便是薛振武把杨易查案的收获转告诉了谢云峰,谢云峰也依旧是置之不理。
薛振武疑惑,只能叹气离开。
他不知道在他走后,谢云峰同样在深深叹息。
永寿帝和先皇的恩怨他是知道的,同样也知道先皇的躯体在葬入皇陵时被斩首了,这也是他当初敢果断对假先皇出手的原因。
薛振武的提议确实不错,但若是先皇遗体不在还好。
若是还在,那乐子可就大了。
先皇的脑袋竟然掉了,这究竟是谁干的?
俗话说死者为大,永寿帝饿死先皇也就算了,竟然还亵渎了先皇的遗体,这是何等的丧心病狂,恐怕全国都要哗然。
如此大的风险他根本不敢去冒,而且永寿帝也不可能同意。
或许修缮的偏殿真有问题,可有问题又如何?
有些秘密,就永远必须是秘密,否则会引得天下大乱的。
…………
皇宫,金銮殿。
三天以来,永寿帝首次早朝。
他大发雷霆,因为案子竟然一点进展都没有。
永寿帝当场就罢免了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应天府知府,以及太平、万年两县县令,还有五城兵马司指挥使等等,人员总数多达三十多人。
涉及到的各方人员,唯有靖武司和军方没有动,但谢云峰和武思道也都被罚了三年俸禄。
末了,永寿帝加了句:“当日宝胜桥值守相关人员,通通处死。”
“不可,陛下。”
“陛下不可,请您三思。”
“陛下,还请收回成命。”
……
永寿帝话刚落,大殿中就彻底炸开了,一个个文武大臣纷纷恳求。
永寿帝一怔,他思维快速转动。
因为处死当日值守的人员不过是件小事情而已,为何会引来满朝文武的全力反弹?
就连一向不过问政事的工墨钜子禽滑夷,竟然也言辞激烈地反对。
谢云峰见此,连忙站出来躬身道:“陛下,当日在宝胜桥值守的靖武卫有三人,其中一人就是杨易。
另外俩人一个名为马少军,乃镇南候之子;
一人名为张文斌,乃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张仙之之孙。”
永寿帝眼中精光闪过,心中恍然。
若真是如此,那还真不能杀。
先不说马少军和张文斌,就说杨易吧。
若是他敢真杀,儒家就敢直接劫法场,兵家估计也会跟他离心离德。
还有工墨,似乎此子和他们也走得很近。
只不过他作为皇帝金口玉言,才刚刚说要处死杨易三人,现在就有放了他们,那他面子往哪里搁,威信往哪里摆?
就在永寿帝危难之际,谢云峰又说道:“陛下,杨易此人擅长破案,自进入靖武司以来,屡破大案。以微臣之见,不如就由他们三人戴罪立功,负责此案如何?”
此言一出,众文武大臣纷纷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