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三月,正是春光明媚,草长莺飞的季节。
有诗证云: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这日清早,北静王水渁夫妇带着水溶,协同林如海夫妇带着黛玉一同游览苏州名胜景观。
玄暮山上的蟠龙寺,是一座千年古刹,到了苏州,却不能不去那里参拜一下那里的佛祖菩萨。
于是,北静王一家和林如海一家各带着几个贴身家人,一路盘桓上了玄暮山。
林如海轻叩山门,一位老和尚出来开门,见了林如海忙双手合什,吉首问候:“林施主有礼!”
“大师,今天我带着我挚友一家来参拜这蟠龙寺的佛祖菩萨,有劳大师了。”
“林施主客气了,这是老衲分内之事。”老和尚觉空转身让开门口,请了一行人进了寺院。
寺院内古木参天,地上树影斑驳,隐隐中带着凉气。
“涵之,你看这里怎样?好不好?”林如海看着怀中左顾右盼的水溶,笑问道。
“世伯,这个地方真好!”水溶被林如海抱在怀里,一手搂着林如海的脖子,稚嫩的声音引得林如海一阵阵开怀。
“噢?那你跟世伯说说,这里怎么个好法呢?”
“嗯——”小水溶噘着小嘴巴,看看头顶上古木茂盛的枝叶,皱着小眉头想了想,说道:“不知道,侄儿只是觉得好,就是……说不上来!”
“呵呵,瞧瞧,你老了老了,倒成了孩子了。”夫人贾敏走在丈夫身边,轻声嗔怪道,“涵之不过是个两岁的娃儿,你就这么难为他?”
“哎~我这哪里是难为他?我分明是培养他嘛!”
“呵呵,是啊,如海兄说得很对,孩子嘛,就要从小开始培养。”水渁在后面,看看边上的妻子,笑道,“若是端柔愿意,我很想把涵之留在姑苏,跟着如海兄好好的读几年书呢。”
“我有什么不愿意的?你的儿子,自然是你说了算。”端柔一向惯在丈夫跟前撒娇,此时当着林家夫妇的面,却有些不好意思了。
“真的是我说了算?”北静王水渁宠溺的看看妻子。
“王爷,还是别为难妹妹了,她明明舍不得儿子,又不好在我们跟前拂了您的意思,这会儿不怎么样,回头又该抱怨我们不替她说话了。”林夫人贾敏回过头去,看着后面伉俪情深的两人笑道。
一阵笑声在古刹里扩散开来。
“林施主,大殿到了,请几位进去上香吧。”
林如海把小水溶交给了他的奶妈子,同着贾敏,水渁和端柔四人进了大殿。上香参拜完毕,贾敏从随身的荷包里取出了一张百两银票递给了觉空大师,“大师,这是香油钱。另有二十套僧衣和二十双僧鞋在车上,一会儿叫家人给抬上来。”
“谢夫人乐善好施。”觉空也不多说客气话,出家人向来是这样,给与不给,施与不施,他都不多做计较。
“大师,记得后院有个小小的桃园,不知桃花开了没有?”贾敏一边问道,一边随着几人出了大殿。
“开的正好,夫人有兴致,可以去坐坐,老衲自己炒制的新茶,正好给几位尝尝。”觉空大师忙应道。
寺院后的桃园,此时开得正好。
落霞一般的桃花连成一片,枝头带着一点点娇绿的嫩芽。
早有家人在一边扇了风炉,风炉上水罐里煮着新泉之水。
一套天然的石桌石凳摆在那里,婆子铺好了厚厚的坐垫,五个人相对而坐。石桌上一套紫砂茶具,透着莹莹的光泽。
“来,涵之,到世伯这里来。”林如海换过水溶,弯腰抱起,把他放在自己的膝盖上。
“呵呵,如海兄,你这样喜欢他,不如认作干儿子吧。”北静王水渁笑道。
“不成不成!”端柔忙阻止道,“这个可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