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玄泽欲乘兴游览扬州风景,便叫黛玉随行,本来林如海也是要跟着的,但玄泽说林夫人快生了,身边离不得人,便只带了黛玉雪雁一起走了。
一支不大的客船,布置的清雅素淡,一色水墨画苏绣裱糊的门窗,让懂行的人一看便不敢靠近,这只船非富即贵,招惹不得。
湖面波光粼粼,凉风徐徐而至,黛玉因体弱,早就披上了一件银鼠披风。艳艳的紫色,高贵而华丽,白色的风毛衬得她的小脸更加的娇嫩。
“玉儿,你父亲说,你与墨涵同窗共读,墨涵是我的外甥,你也可以叫我一声舅舅。”玄泽的心情出奇的好。
“谢皇上宠爱,只是黛玉本是一介草民,身上没有皇室血统,不敢称皇上为舅舅。”
“这一点,真像你父亲,”玄泽指指黛玉,灿烂的笑道,“不过我喜欢这种执拗。”
黛玉浅笑,不作答。
“玉儿,你看,那边有一个小山,你可知道,叫什么名字?”
“不知道。”那是一个小小的山头,与其说是山头,不如说是一个小小的湖心岛。
“既然没有名字,朕就赐给它一个名字,瞧她郁郁葱葱,犹如黛画,不如叫黛山吧。”
黛山?这很明显的,是用了黛玉的名字。
“皇上拿玉儿开玩笑?”
“没有,朕是想,说不定百年之后,你我同游此湖也会成为一段佳话。”
有一抹自作多情的味道,黛玉淡淡一笑,不做辩驳。这个皇上,真是颇有自恋的情节。
“玉儿,你怎么不说话?”
“玉儿愿听皇上教诲。”黛玉微笑,看着对面的玄泽。
“跟你父亲真是很像,这一点,你母亲就比你强。”
“皇上这话似乎不妥,昨日见母亲,竟是对皇上一言不发,倒是父亲跟皇上深夜谈心,似乎亲近的很呢。”
玄泽听了,摇头失笑。
一时,船划到湖心,离得玄泽所说的黛山很近了,微风吹来,似乎能闻到山上的果香。
“到那个小山上去看看,划过去,快点!”玄泽一时兴起,要上湖心岛上玩玩。
下人不敢不从,麻利的靠岸。
玄泽一身深厚的武功,不等船靠岸,便纵起一跃,跳到岩石上。
黛玉只留在船头上,向着岛上张望。
“丫头,上来啊。”玄泽四处看了看,发现这里竟是一处不错的天然园林,更加高兴。
黛玉抿抿嘴,皱皱眉,怎么上去啊?“皇上尽管去游览吧,我在此等候就是了。”
玄泽再次失笑,暗叹自己三十多岁的人了,竟然也会像个毛头小子一样,于是又回到船上,一弯腰,抱起黛玉,道:“是朕疏忽了,刚才你句句话都凌厉得紧,让朕都忘了你还是个孩子嘛!”
黛玉刚要辩驳,谁知玄泽忽然纵身跃起,只觉得耳边风声呼呼,一眨眼,二人已经稳稳的落到了地上。
玄泽低头放下黛玉,回头看时,只见雪雁(玄泽赐给黛玉的婢子,黛玉已经给她改名叫做雪雁)已经轻身一跃,也稳稳的站到了身边。
“没想到你还有这样俊的轻功。”
“万岁爷过奖了。”雪雁淡淡的说道。
“即然这样,还是雪雁扶着我好了。”黛玉抬手,搭上了雪雁的胳膊,怎么说她也是自己的贴身丫头。
“不用了,这里没有人来过,路也没有,到处都是碎石,还是朕抱着你好了,怕什么?朕又不是老虎。”玄泽不仅不放人,仍又抱起了黛玉。
侍卫跟上,五个人便一前一后的往树林深处走去。
暮秋时节,树上都结了果子,红的黄的都有,只不知叫什么名字,果香扑鼻,惹得黛玉只叫雪雁各样都采撷一些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