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辰后,许清出空间,见李长亭提着两摞书站在屋子里。
“等了很久吗?”许清问他,“你还去买了书?”
“这是殷相送的,非要塞给我。”李长亭无奈道。
许清把这两摞书收进空间里,打了个哈欠:“我们走吧。”
两人离开京城,又在附近山林里休整了两天,才精神充足地继续赶路。
不过现在李长亭只敢赶夜路,白天太晒,他一个大男人都受不了,更何况是许清。
夜路不好走,端木响又不愿出来,走到第三天,李长亭突然发现自己好像迷路了。
白天吃饭的时候,端木响劝道:“别赶路了,就在空间里待一个月,等天气没那么热了再出发,咱们又不急着回去,要这么匆忙做什么?”
许清也被热得受不了,想了想道:“咱们可以休息三天赶一晚路,三天一赶、五天一赶,慢慢走,总会到的。”
李长亭点点头,没有异议。
正好,田里的稻子熟了。
许清六月初下的秧苗,到现在两个多月了,稻子已经变得金黄灿***外面缩短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稻子熟得匆忙,以至于许清忘了要提前育苗。
晚上她就把舂好的新米煮了,新米比陈米好吃多了,而且更香更大颗。
两人一边照料空间,一边断断续续地赶路,在半个月后抵达了青州。
官盐场已经关闭,里面一个人都没有,而官盐都放在地下仓库里,李长亭没有钥匙。
这里的人肯定早就去避难了,就是不知道青州附近的水源在哪里。
官盐场再往前走十里地就是青州城,三人决定先去青州城看看。
他们赶到青州城的时候正是晚上,本想找个地方休息,结果发现青州城的城墙上,晚上还有士兵巡逻。
端木响却认为这是青州城把作息改成了昼伏夜出,里面还有人,就证明这附近肯定有水源。
三人直接出去,报明来意。
李长亭手里揣着公文,这些守卫不敢怠慢,直接把他们引了进去。
“李将军,幸会幸会!”
出来接待的是青州知府,也算是李长亭认识的人了。
他把三人请进府,又将李长亭的文书检查了一遍,然后去取来钥匙。
不过青州知府建议道:“今天三位不如先在我府上歇息一晚,明天晚上再去取盐也不迟。”
李长亭拒绝:“不用,我们今晚就去把盐拿了,你不用找人给我带路,我知道怎么走。”
李长亭不让人跟着,是方便把盐收进空间。
青州知府想了想,笑道:“三千斤盐不是小数目,不过我相信李将军的为人,李将军尽管去拿便是。”
李长亭问:“你们这里的水源在哪?百姓是怎么安置的?”
青州知府回道:“在离这儿十里远的小苍山,当初我们发动所有百姓找遍了附近的山头,最后在小苍山上找到了一处干净的水源。我一收到殷相的信就把百姓都安置了过去,现在这青州城里只剩下部分士兵看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