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亭凑过去,小声道:“不记得了?那晚上回去咱们再拜一次。”
许清:“……”
再拜一次,这是要入洞房的节奏啊!
不给!
两个新人去了隔壁的山洞后,观礼的人也要告辞了,按照以前的规矩是要留下吃饭,但现在哪一家的粮食都紧巴着,所以这一环节也省了。
许清连忙把回礼拿出来,三大包红色的油纸包,纸包的红色还是许清自己涂上去的,正上面是李长亭写的一个“囍”字,最后用红绳绑了一个蝴蝶结。
三家人拿了回礼回去,等到家后拆开一看,里面竟然全都是吃的!
花生、红枣、喜饼、米糖,竟然还有卤蛋!
三家人看到这些东西都惊呆了,族长家和李钦书余小倩虽然惊讶,但惊讶过后便愉快地接受了,礼物不在轻重,知道彼此的心意就行。
李壮一家却有些坐立难安,总觉得自己一床小襁褓被子,换了这么一大包好吃的,像是占了天大的便宜似的。
最后还是李壮的叔叔劝说,这是人许清看得上咱们,如果还回去就太不给她面子了,还以为咱们不屑跟她做朋友呢。
是啊,许清别人家都没请,这些跟她不沾亲带故的人家里,就请了他们家,可不是觉得两家关系好才这样吗。
于是李壮一家也不纠结了,把这些东西都收下,分给家里的人吃。
这边,礼成后,许清和李金梅也开始准备晚饭。
自从天气不再那么炎热后,竹筐里的菜也长得越来越好,她们家现在已经有好几种蔬菜可以吃了。
两只公鸡和四只兔子是重头菜,做好后,许清送了一碗兔肉给对面的李钦书,族长那边也悄悄送了一碗过去。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举杯庆祝,酒是许清早前酿的葡萄酒,不怎么上头。
入夜十二点,许清照常被李长亭叫醒。
“今天是第三天了。”李长亭道。
许清嗯了一声,爬起来穿衣服。
自从他们从禹州回来后,便一直待在村子里伺候外面的菜地。
可也不知道是不是山上的土地被晒了一个夏天又没有雨水滋润的原因,作物比预计的长得要慢很多,很多人都愁眉苦脸的,甚至后悔没跟着一起去胡子山寨那边。
于是十一月初开始,许清和李长亭每隔三天都会在夜里偷偷给两座山头的菜地浇一些灵泉水。
端木响被叫出去放风,许清和李长亭提着木桶挨个浇过去,快速把所有菜地都浇一遍。
许莹和郝味成亲的三天后,外面温度骤降,大家甚至穿起来棉袄。
入冬的温度冷得着实有些吓人,因为衣裳不够多,不少人甚至已经开始烧起火炕。
自己冷不冷的倒是不担心,毕竟大家的柴火过个冬足够了,村民们担心的是外面种的土豆红薯。
这才十一月下旬就这么冷了,而他们的土豆最少还有一个月才能收获,等到十二月,不知道得冷成什么样。
天气一冷,作物就长得慢,甚至有可能冻死。
冻死了就真是得心疼死,外面的作物虽然一开始长得慢,但到了十一月份,都开始蹭蹭蹭地长个!是越长越好,枝杆挺拔,叶子葱郁,一看就知道底下结的土豆和红薯也不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