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感激地道:“谢谢,谢谢大人!我这就去把村里的木匠和瓦匠叫来。”
许清:“看来发放物资的时候,还得让大家教会这里的百姓怎么修炕。”
许清拉着端木响在村子里转了一圈,虽然冰雪没有融化,但是她也能看得出来这边的百姓有多穷苦。
村子里的人都没有厚实的衣服,家禽牲畜这些更是没有,天灾过去这么多年,到现在还是以土豆红薯等杂粮充饥。
“按理说这边应该很适合种水稻,为什么大家没有大米吃呢?”许清不解。
她问了问村长这个问题,村长回道:“夏天的时候天气太热,田里水不够,要一直挑水,非常麻烦,种出来也收获不了多少大米,养不活人啊。”
简单点说就是没有完善的灌溉系统,也没有优良的稻种,以至于人们都不愿意种水稻了。
许清突然发现,一个地方发展落后,真的是从各个方面,就连一根针都要这家用了那家借。
傍晚许清疲惫地回到镇子里,连做饭的力气都没有了。
端木响劝道:“到处奔波很累人的,明天你还是歇着吧,我们又不是救世神,不可能所有的问题都帮他们解决。”
许清:“这些问题早晚是要解决的,早发现早处理,我们当然不可能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去帮忙,百姓们见识浅薄,这是教育的失败,只能日后慢慢填补。”
端木响:“那你准备怎么办?”
许清:“做个生活知识普及手册吧,将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都写上去,列出详细答案,大量印刷,然后由官府去派发讲解给百姓。”
“我们先教会一批人,再让这一批人去教会另一批人,像这样一点一点扩散,慢慢提高百姓的认知,也就不会连该怎么挖渠道弄个灌溉设施都不会了。”
端木响点点头:“不错,我觉得这个办法可行。”
许清:“我们再走几个村子,多累积一些经验,然后就去鲲州城等长亭回来。”
端木响没有意见:“好啊。”
许清:“听说岚州那边也有灾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解决完这边的事情过去。”
端木响:“你就别操这么多心了,这些也不是你该操心的。”
第二天,许清和端木响带着物资,赶了一天的路来到一座小镇。
这座小镇挺特别的,因为它盛产丝绸,丝绸可是名贵之物,不管在哪都很受人欢迎。
结果冬天的时候,大批大批的蚕虫都被冻死了,因为大雪封路,镇子里的丝绸大部分都没能卖出去,仓库积压了大量的蚕丝被、丝绸和绣品。
卖不出货物,也就没钱买粮食过冬,这里的人已经被饿得不行。
许清他们一路迎着风雪披荆斩棘过来,正是给这里送来了救命的粮食。
一月的天还下着大雪,二月的天气也不和暖,这些粮食只能解燃眉之急。
许清和端木响在镇上住下,去看了看镇子里的那些丝绸和绣品。
这里的人家家户户养蚕,每家都会用蚕丝制作丝绸,女人们更是非常擅长绣工。
以往他们的这些东西都能卖出去,若是运气好还能卖个好价钱,若不是今年天气大变,来进货的商贩后来都因为路不方便不来了,不然也不会差点把自己活活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