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子里是二十斤挂面,塞满了整个篮子,角落里还有一个巴掌大的瓷罐,用木塞密封着。
老陶小心翼翼地拔出木塞,凑到罐子口闻了闻:“好香!好像是辣油!”
“我也闻闻!”女儿和儿子都忍不住凑了过来,每人闻了闻罐子里的香味,一边笑道,“真的好香!”
李婵娟则小心地将篮子里的面全部取出来放到小矮几上,发现篮子里除了挂面和一罐辣油再无其他东西后,便确定弟弟是单纯地给他们送吃的来的。
前几天送来的那些东西他们还有一大半没吃呢,舍不得,想留着过年再吃。
没想到这么快就又送了粮食过来!
“这挂面可不便宜呢,整个青龙山怕是只有那些当将领的才有这么好的东西,没想到将军竟然给了我们,还一出手就这么大方!”老陶心里对小舅子那点阴暗的想法现在都不禁有些动摇了。
李婵娟拿起一包挂面闻了闻:“好香!就跟刚做出来的一样,看这面条一根根多漂亮啊,这绝对是上好的面粉做出来的!”
老陶赞同地点点头:“二十斤啊,够我们吃一个月了!”
李婵娟闻言白了他一眼:“你还想天天吃这么好的面条,美得你!”
家里虽然有李长亭送来的这些食物,但也领着朝廷发下来的粮食,虽然都是一些粗粮,最多的就是土豆和红薯,要么蒸了吃,要么烤了吃。
天灾的时候,他们已经吃这些吃到吐了。
如果有条件,谁都不愿意再吃土豆和红薯。
老陶道:“天天吃怎么了,你看咱小舅子多好,之前的东西都还没吃完呢就送了新的过来,没准咱们这面条还没吃完他又送来了呢。”
李婵娟犹豫起来。
老陶接着劝道:“你就当快过年了,这段时间就让我们吃好点吧,过完年还不知道是什么日子呢,就算到时候这面吃完了小舅子不送咱粮食了,那时候再吃那腥土豆我也认了!”
李婵娟纠结了一会儿,看向一对儿女,天灾的时候女儿十七岁,儿子才十五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结果五年来饥一顿饱一顿的,两个孩子长到现在都瘦巴巴的,儿子连个头都没怎么长起来。
李婵娟一狠心:“好吧,从今天开始我每天晚饭煮一斤面,吃饱了才睡得好,这段时间给你们补补,等开了春也有力气干活。”
儿子和女儿都欢呼一声,对他们来说,能吃饱了睡算是冬天里最幸福的事了。
李婵娟:“早上咱们还是吃朝廷发的粮食,我再看看将军上次送的粮食有哪些能留的,不能留的都慢慢吃了。”
普通人家一般一天只吃两顿,上午一顿下午近黄昏时一顿。
而在天灾前,家家户户都是吃三顿,就连乡下人家,但凡家里还算富裕的都是一天三餐,饿了就吃,穷人家才吃两顿。
天灾后大家便没有这么讲究了,有时候一天只能吃上一顿,有的吃就不错了。
这要是还在边城,李婵娟肯定每天把家里人喂得饱饱的,现在没条件,窝炕上不动的话也不容易饿,两顿足够了。
李婵娟把挂面装回篮子里,用布包起来放到角落里的行礼里面,伪装成不起眼的样子才作罢。
老陶这会儿有些得意道:“年轻的时候我祖母请人给我算过一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