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别苑之前苏莞去了趟苏记珍珠坊,把东学叫到一边,给了他一些手记,“这些都是我做的下个季度里各节气的营销方案,你好好看、好好学。有不懂的地方就标注出来,等我来的时候再问我。”
东学认真的锁在一个小柜子里问:“你这是打算长久不来吗?”
“不是不来,只是让你提前学。我回去看看新种的珍珠胚长得怎么样,总得十天半个月再来吧!”苏莞完全没发现,东学一个古人根本就没有问什么是营销方案。
她马不停蹄的到湖区查看河蚌,珍珠胚胎基本都着床,河蚌因为有了阳光和鱼肥的滋润,看上去就鲜活得很。
老李头对她是佩服得不得了,一个劲地问:“苏小姐,鱼肥是用什么做的?你能不能教教我?”
苏莞笑着望了望他:“李伯,该教你的,到时候后我都会教你的,你放心吧!现在还不行。”
拉网、植胚胎等等各种明面上的老李头光看看都会了,鱼肥的配料可是独家秘密。
现在这口塘里河蚌的数量翻了倍,苏莞心里就放心多了。
她想了想,中国在宋朝时期就开始人工养殖珍珠,产量特别低,几乎全凭运气,到了明朝才开始培育淡水珍珠。
也就是说,大王朝应该是介于明朝与清朝之间。
好珍珠都做了首饰,而且卖价不菲,那些卖相普通的珍珠在现在估计都被弃了?
记得在一部清朝宫斗剧里,皇帝会赏赐受宠嫔妃珍珠粉用作保养,用的也都是上好的珍珠呢!
尽管中国用珍珠粉美容的历史悠久,但都仅限于皇宫里,平常老百姓哪有这样的待遇?
回到家里,她一边吃饭一边问苏管家:“苏伯,京城这些世家夫人、小姐里可有珍珠粉敷面的习惯?”
苏管家不假思索地说:“小姐,那可是极其昂贵的。以前老爷在世的时候,倒是给宫里的御医们供过少量珍珠粉,从未见过给哪家夫人、小姐过。珍珠粉恐怕只有宫里的娘娘们才用得上吧?”
苏莞努力搜了下脑海里那些关于珍珠粉的故事,不禁对逝去的苏老爷敬佩不已。
“少量珍珠粉?”
苏管家笑:“小姐呀,你当产珍珠像母鸡下蛋说有就有吗?能育出珍珠已是运气,大部分珍珠都做成了饰物,能留下来磨成粉的不多。米粒大小的都是不成功的蚌,只能弃之不用。”
“苏伯,明天开始你带人出去跑一圈,就和大家说,米粒大小的珍珠都不要扔,我们苏家全收。价格压低一点,按重量称。”
”小姐收这些准备做珍珠粉吗?苏家以前认识的御医都告老还乡了,而且这珍珠粉品质可能没有上乘,就算送进宫里,御医也未必会收。”苏管家担心地说。
今天的排骨做得真是嗷嗷好吃,苏莞又嚼了一块排骨,毫不在意地说:“谁要往宫里送了?我准备自己用,再让千兰和冬莲也用起来。把她俩养得白白美美的,以后给她们找个好人家。”
千兰羞得脸都红了,使劲跺脚:“小姐,你又来笑话我。”
冬莲倒是挺淡定:“小姐呀,晚上少吃点,最近你又胖了。”
苏莞幽怨地看她:“冬莲,会不会聊天?”
苏管家看着她们仨人,笑着摇摇头。小姐现在和以前大不相同,既懂事又持家,对侍女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