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知道这一次,他跟丽丽的约定没有兑现非常对不起女儿,梦瑶也只知道清华没有回去女儿肯定有些失望,但她不知道清华一次一次编造谎言让女儿倍受伤害。
跟清华在同一个绿化公司的员工很大一部分都是为了躲避计划生育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当初清华突然跑到此地也是因为朋友的诱惑而来。
刚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清华很茫然,对这个陌生的城市不知所措,毫无奋斗的方向。他只有寻找梦瑶的弟弟先解决温饱问题。
清华虽然学历不高,但口才很不错,无论跟贫苦的百姓还是达官贵族都能够不停的交谈,虽然他文学功底薄弱,但他胆量不低。
刚开始出去找工作,由于只是小学学历,而且没有任何的工作经验,一般公司都不接受他,工地靠体力劳动的活他也不想去尝试。
最后他便看到一家绿化公司招人,便去尝试了一下,没想到最后公司决定录取了他。当时的他可高兴了,认为自己进了公司,而不是工地。
第一天上班的时候主管便让他去种草,当时清华心理简直惊呆了“天啦,原来就是来中草啊,这也是体力活呢,跟工地有啥差别”。
转头一想,自己得吃饭啊,现在身上可是身无分文了,如果不继续工作的话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了,小舅子也是在这里打工,我不可能一直跟着他混吃混喝的。
最后清华还是放下了自己的高傲,拿起了锄头,精心的对工地规划种草的地方进行了精心的打理。
虽然清华不愿意接受这份工作,既然接受了,他就想做好一点。第二天,工地上来了好几个种草的工人,他们都牵着线一排一排,一行一行的种着草与幼小的花苗。
清华本身出生于农村,对于这种活他已经是滚瓜烂熟了,特别是这几年作为烟农的劳作。在这里没有用线条的指引,没有他人的协助,清华种出来的草也是横竖看起来都整整齐齐。
不仅种出来的苗整齐,而且他工作的效率比别人翻了一倍,闲暇之余,清华只要看到主管在工地上,便找他聊绿化的话题,也希望自己能学的更多。
当时的绿化公司对工人一个人的工资是600块钱,清华回到小舅子的地方,小舅子笑着说:“这么低?还不如来跟我们一起做大货车的车厢呢”。
小舅子一个月做货车车厢的修理能赚到上千元,有时加班比较多甚至可以做几千块,在90年代几千块的工资已经算非常高了。
只是车厢的修理对于年轻人来说,不仅要吃苦耐劳,还对身体的伤害特别大。
第三天清华下班以后,小舅子还没有下班,于是清华准备去他那里查看个究竟,刚来到厂里,便看到小舅子一身黝黑的俯卧在地上,一手拿着遮脸面罩另外一手拿着电焊机在给货车进行修理。
眼前的一幕清华看的胆战心惊,清华作为家里的独苗。从小就是在奶奶和父母的溺爱下长大的,小时候的他便能用上钢笔,带上手表与已经工作的人穿戴同等。
如果现在让他来做修理货车车厢的事,显然,他不会接受,而且也放不下这个见面,虽然在绿化公司也是做工人,但是是在幽雅的环境。
他每天上班还穿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去工作,下班脏掉的衣服他会当天就清洗好,在他的眼里,他会觉得自己跟底层的工人是有区分的,这也是他从小少爷般待遇的延伸。
绿化公司主管看到清华虽然学历低,但是学习能力和交流梦里都比较强,对他的工作能力还是很认可的。
转眼一个周的工作便过去了,周一的中午,绿化的工人们正在吃午饭,主管:“诶,大家吃过饭以后都别走啊,回头我跟大家商量一下有些事情”。
饭后,主管:“大家这个周都表现不错,做事很踏实,积极,特别是清华,所以接下来公司准备提拔清华作为这个区域施工组的组长”。
清华严肃的面孔终于有了轻微的笑容,感叹自己的付出终于有了收获。
再接下来的日子里,清华与工友们都相处的很融洽,他本就来自农村,而且还特别讲义气。
梦瑶一起到清华工作的地方后,绿化公司厂里为大家安排了可以做饭睡觉的厂房,并且不需要格外租金。
在超大的厂房里,可以同时容纳十家人以上共同生活,每家划定了自己的区域,便自觉用坏旧的床单把自家的区域围起来,孩子多的家庭会在围棚里安放两个架子床,这样便有四张床可以使用。
做饭的地方是厂房外,每家安放了一个小型烧煤炭的小炉,到了晚饭的时候炒菜的地方比菜馆的厨房更有阵容。
清华与梦瑶带着玲玲就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其实梦瑶是非常反感这样的蜗居生活的,虽然在家挣的会少一点,但她会觉得踏实,在外面奔波流浪的生活让她十分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