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余家老夫人来帖,邀请母亲去伽瑶山避暑,余家在伽瑶山有个庄子,去年刚刚修成,靠着篱水,是个乘凉的好地方。”
齐夫人说道,如今齐瑜没有娶妻,家里的大大小小事物都归齐夫人打理,这些事情自然也交给了齐夫人处理。
齐老夫人用帕子擦了擦嘴,旁边的侍女捧来漱盂、巾帕,却被齐老夫人拒绝了。
“余家?我的确许久没见我这老姐姐了,听说她家二儿子升官了?”
齐夫人点点头,回道:“是,母亲,余老夫人的二儿子年初升到浦阳做知州了。”
齐老夫人想了一会儿,说道:“那就去吧。”
王璃不知道余家是哪家,也不关心,一心只在眼前这碗粥上,这碗是高汤煨的香米,加了百合和莲子,里面还有点点肉糜,配上一碟酱小菜,一碟熏鸭丝,吃的十分尽兴。
坐在王璃旁边的齐芊一点儿吃饭的心思都没有,她看着一心吃喝的齐染,心里惴惴不安。她那日只是把齐染骗到城外乱葬岗,吓吓就行了,没想到齐染碰见了歹徒,差点连命不保,幸好被路过的侠士给救了,不然她就要给齐染陪葬了。
她虽然讨厌齐染,但还不至于要害死她,在祠堂跪着的时候她也吓坏了,怕齐染不醒,也怕齐染醒了找她算账。但齐染回来就像变了一个人的样子,对她冷淡无比,连笑脸都没了。
“姐姐身子好些了吗?”齐芊怯怯的问道。
王璃擦完嘴,回答道:“好多了,多谢妹妹关心。”
齐芊露出一丝笑容,尽管很勉强,又说道:“姐姐安好就是了,都怪妹妹,去什么郊外,只恨不得自己替姐姐受这苦。”
王璃嗯了一声,叫了丫鬟,漱口喝茶了。齐芊见她爱答不理的,心里有些不舒坦,也就不理她了,自顾自吃饭了。
吃完饭,王璃打算去园子里逛一会儿,一是消消食,二是熟悉熟悉这齐府。她以往在王府住的时候,家里有个演武场,专给父亲和哥哥习武,她自然也学了许多。教她习武的是个老师傅,对她十分严苛,那师傅常常说,习武不仅是锻炼身体,还是磨砺心性,于是在老师傅的指导下,她的武功进步飞快,十六岁的时候就能和哥哥打成平手了。
自从流落江湖后,她的武功更进一层,但那几年的颠沛流离伤了根基,年龄稍大一些,就被伤痛折磨的死去活来,住在乞丐窝那样的地方,只能硬熬,到最后连剑也提不起来了。
“绯儿。”王璃唤来身边的丫鬟,“寿合院后面那间院子谁住着?我瞧着景致不错。”
绯儿上前,这几日王璃老问一些问题,她也习惯了,回道:“小姐,那院子是个空院子,靠近后面的院墙,屋子又潮,也就没人住了。但院子旁老爷种的几株梅树极好,冬日开着红花,府里的丫鬟都喜爱折一两枝,插在瓶里赏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