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接话,让方元乙觉得有些尴尬,前世的他,一直生活在言论自由的年代,所以并不觉得自己刚刚说的话有什么不妥。
更何况,他说的这些,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太平公主与李隆基挣权之战,边疆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名族趁乱挑起事端,准备扩大领地。
这些,都是发生在开元初年时期,所以方元乙将这些都说了出来,只是秋若棠他们的脸色,好像有些不太对劲。
“难道我这个刑部尚书之子,还会对你们说假话不成!?”方元乙脸色一沉,显得有些阴郁。
秋若棠咽了咽口水,急忙点头表示赞同:“这件事,我好像也听说了,应该不会有错!”
而胡然翁身体猛的僵直,但也随之点头:“可……这和我还什么关系啊!?”
一说到这,方元乙阴郁的脸色才变得缓和起来,然后嘴角一咧:“当然是换粮!”
“换粮!?”胡然翁眼中带着茫然,完全不知道方元乙说的是什么。
方元乙也很有耐心的解释了起来:“我在回京师前,准备在龙口镇开设一个酒坊,正巧需要大量的陈粮,所以你将官仓里面的陈粮卖给我,而我呢,付给你钱,让你去买新粮。”
“到时朝廷征收粮草的时候,所有官府县衙中收上来的粮草都是陈粮旧谷,届时唯独咱们龙口镇,都是新粮,这岂不是再向朝廷说明胡县令的精明能干吗!”
方元乙的说辞一套一套的,让胡然翁都觉得非常在理,只是一旁秋若棠却轻掩芳唇,偷偷的笑着。
她知道方元乙是来买粮的,只是却没想到竟然是这样的方式,这明显就是在忽悠人家县令,这或许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敢忽悠县令的人了。
胡然翁一听方元乙是要做生意,神色大变,额头再次冒出汗珠,急忙摆手:“这可不行,官仓的粮可是灾情时为百姓放粮用的,怎能用来做生意!不行,绝对不行!”
“私自开仓可是死罪,方公子,这使不得啊,是要掉脑袋的啊!”
方元乙大为无奈:“这件事只有我们在场四人知晓,只要我们不说,谁知道你开官仓了!?再者说,开仓又不是放粮,而是换粮,你拿着我给你新粮的钱,去连粮商那买新粮,有什么不行的。”
“以旧换新,这对百姓来说可是好事,难道大唐律法不是为了百姓安居乐业而制定的吗!?”
胡然翁的眉头没有丝毫松懈,依旧摇头不同意,毕竟开官仓可不是说着玩的。
“方公子若是要粮,可以去粮商那里采购,用新粮的钱来买旧粮,这也很亏的吧,对不对!?莫不如去粮商那里直接购买新粮多好啊!”
方元乙眉头也皱了起来,胡然翁有些顽固,这么划算的买卖,怎么就不同意呢!?
“这无论是对县衙还是百姓,这都是好事,因为律法连好事都不做了!?你怎么想的!?”
可无论方元乙怎么说,胡然翁就是不同意,直接拒绝。
一旁秋若棠犹豫一下,然后对胡然翁说道:“胡县令,我觉得这也是一件为国为民做的好事,你从中只要不谋利,将陈粮换成了新粮,不算触犯大唐律法的。”
她一边说着,一边朝着胡然翁轻轻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