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子,不是一直以来都不好当的嘛?”
“在我的意识里,当官都是一个风险很高的职业,随时有可能被皇帝给砍头,当然不好当。”
“也就只有宋朝不杀士大夫,当官没有那么大的生命危险了。”
“可即便是这样,岳飞不也被害死了么?”
观众们交流着,还是有些不解。
“宋朝一名大儒朱熹有一次跟弟子们谈论,说北边的金朝,有一个大臣活活气死了。”
“是因为金朝对待臣子就跟对待奴隶一样,说打就打,而且是当堂压翻了直接脱下裤子打屁股。”
“这就是所谓的廷杖,一般来说要给大臣留一点体面,在打屁股的时候垫一块毯子。”
“而那一次皇帝忘了,那个被打的大臣就觉得很屈辱,被打完了就气死了。”
“朱熹和他的弟子们听后觉得很不可思议,这成何世界?对士大夫那能这样折辱呢?”
“可事实上,明朝也如此,甚至比金朝更加的凶残,明朝特别规定,在廷杖的时候,大臣一定要嘴啃泥的,那垫在身下的摊子,最后一块遮羞布都不给留。”
“清朝时候,所有的大臣只有跪受笔录的份儿,皇帝让你干什么,你就只能干什么。”
“甚至汉族大臣,连自称一声‘奴才’的资格都没有。所以说,宋代之后,臣子不好当。”
张良玉解释完后,观众们都有了初步的了解。
“如此来看,宋代还真是一个特殊的朝代啊。”
“可宋代为什么能让皇权和士大夫的权力比较平衡的相处呢?”
“皇权自诞生以来,就不断的向往着强化,宋代的皇帝就那么大方,把皇权分出去?”
“主播,宋代的皇权和士大夫权力平衡,又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
“UP主,宋代的士大夫又是如何和皇权共治天下的呢?”
……
“大家的问题很好,首先,宋代也不是每个时期都,皇权和士大夫的权力都能够达到均衡的。”
“准确来说,是北宋中期的这一段时间。此时,真可谓是君臣想得的好时代。”
“对于北宋的士大夫来说,是个性伸张最好的时代。比如说欧阳修,有现代的文学家评价过。”
“欧阳修之前的儒生,其实不能叫儒生,只能算作是‘经师’,他们就是不断的去注释、传承儒家经典。”
“而到了欧阳修这里,他直接回向三代,直接传承儒家现实的理想。我不是要学孔子,而是要成为孔子,所以欧阳修成为经史子集全通的一个大家。”
“再看北宋其他的文人,诸如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何等的气象?这就是圣贤气象、帝王气象。”
“这要是在清代,一个文人敢这么说,等同于造反,是要被砍头诛九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