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两个大老爷们,有些事情说也说不清楚,神经大条的很呢。
“行啊,有王小姐帮忙,那我可以省下来很多事呢。”
面对王婧怡的借口,赵胥不介意把它变成现实。
赵胥的话,让王婧怡噎到了。
和赵大人相处的越久,越能体现到他的噎人。
“打扰了。”
王婧怡觉得自己还是去街上看看吧,没必要和这两个人在一起。
“唔,好像因为瘟疫,这街上也没什么人啊。”
王婧怡有些后悔,因为瘟疫,街上的小摊并没有开张,所以街上看上去空荡荡的。
“救……救……救救我。”
“哎哟!”
街上传来一声又一声的哀嚎,王婧怡不忍直视,唉,这也太惨了吧。
真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看看这些东西,王婧怡还不知道老百姓生活有多惨。
虽然自己知道得病时的惨状,但是自己又不是当官的,当然不知道老百姓过得怎么样,更何况这安华县什么东西都缺。
王婧怡想着,自己还是多弄点药材过来吧。
朝廷的事朝廷的,自己的自己的,就当自己为这瘟疫出一份力。
说干就干,这样想着她就开始做了。
她回到驿站,准备写一封信,让驿站的人带回京都。自己和赵大人又不一样,肯定不能飞鸽传书啊,就只能让别人带回去了。
“一定要让济慈堂多弄些药材过来!”
王婧怡暗暗想着,笔下也写出来了。
信写出来寄给京都,而京都很快也就拉了几车药材。
有了这些药材,安华县的瘟疫也减轻了很多。
经过于太医和王婧怡一个月的时间,安华县的瘟疫已经完全被抑制住了。
不止是安华县,安华县周围的几个地方也没有瘟疫出现了。
“于太医,你看,他们的脸上都挂着笑呢。”
“是啊,瘟疫都结束了,怎么能不让他们开心开心呢。”
瘟疫带来的阴影基本全部都没有了,百姓们脸上都挂着笑。
而赵文也用赵胥给的建议来改善安华县的现况,相信安华县很快就可以富起来了。
“哎哟哟,谢谢赵大人,于太医,王小姐。要不是你们啊,这安华县不知道还要死多少人呢。”
说着,赵文就抹起了眼泪。
和赵文相处的这些日子里,他们都习惯了他的为人。
也知道了他其实这么爱哭只是眼窝子浅,而不是什么都不会。
“无事,只要安华县没有危险。我们的一切努力就都没有白费。”
瘟疫结束,赵胥心情也不错,就没有调侃赵文。
“于大叔功劳可不小,赵大人你回头复命的时候可不要把于大叔忘了。”
王婧怡好心的提醒着赵胥。
“不会忘的,正因为有了于太医这些大夫,瘟疫才能这么快结束,才能少死这么多人,我怎么可能会忘呢?”
赵胥转过身,郑重的看着王婧怡。
而王婧怡也差点被赵胥这么严肃的态度搞蒙了,自己很少看到赵大人这么严肃呢,不过赵大人既然这么郑重,肯定不会忘的。
于太医笑笑没说话,救人本来就是他的职责,他不主动去邀功,可不代表别人不会替他邀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