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帝书阁
谈判相当顺利,毕竟那时的中国是极度渴求外商投资的
经历过那个阶段的人应该知道,为了招商引资,全国各地的相关部门那叫一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各种招数都用上了,看到一个外资项目,那就如饿狼看到了一个猎物一般,眼睛都绿了
王业在谈判前就说了,只要中方能够拿出足够的诚意,那么尤科斯的投资是不设上限的
这话说得相当“豪横”了,不过王业,或者说尤科斯是有这个资格的。
集团现金流极其充沛,账目上躺着上百亿美刀的现金,正愁着没地方用呢。
如果这些钱不够,那几大股东随时可以追加投资,或者说就尤科斯那企业信用,随便任何一个国际大银行都能给它低息贷款个几十亿上百亿美刀也不成问题。
因为没有人会担心它还不上贷款
这就等于王业随时可以拿出最少一百亿,最高两百亿美刀的现金进行投资
就这还是一次性拿出来的钱,如果把投资时间拉长或者分阶段来投的话,那上限更是高到离谱。
这就是能源寡头企业的厉害之处了,不光是利润高,而且现金流极其充沛。
要是换了别的传统行业,手里是很难留下那么多现金的。
在王业抛出的“超级大饼”诱惑力下,加上王业本来就属于能够信得过的“自己人”,所以李副部那边很快就给出了回复。
“上级部门对米哈伊尔先生拿出的投资方案很感兴趣,认为这个方案是可行的,也做了重要批复。
原则上,两个炼油基地都是没有问题的,一个设在辽省,一个设在粤西地区。
对于米哈伊尔先生说的尤科斯集团想要开加油站的问题,经过相关部门集体讨论,可以放开粤省和东北地区做试点。
本身这两个区域就是你们炼油基地可以投放的范围嘛,再远的话,那也够不到了”
显然,王业的方案基本上得到了全盘认可
至于说粤西地区炼油基地的原油供应问题,这个也得到了解决,就是估计会晚上两三年才能投产。
这个基地的原油,是要通过“安大纳线”的后半段,也就是通往纳霍德卡的管道。
在纳霍德卡用油轮运输原油到粤西港口,供给炼油基地使用。
本来纳霍德卡这个港口的原油就是要供应日韩以及亚洲其它国家的,其实距离粤省也没有多远,通过油轮运输的话成本也高不到哪去。
至于尤科斯集团成立自有品牌的加油站,也得到了通过。
虽然区域受到限制,只有东北和粤省,但那也足够了
因为王业最想要的就是粤省市场。
当然了,放开这些市场给尤科斯,并不代表这些市场就是由尤科斯独家经营了,那还要面对国内两大石油巨头的竞争呢。
据王业所知,整个粤省在之后二十年间,建了一共七千多个正规加油站。
东北三省加起来也差不多这个数。
就算一共一万五千个加油站的份额,只要自己前期行动快一点,抢个一半应该没啥问题吧。
那就是七八千个加油站,就按八千个来算好了。
这些加油站将来能给王业赚到多少钱呢
或许很多人对加油站的利润并没有什么认识,那我们可以大致来算一下。
正常情况下,国内加油站一吨汽油能赚到一千块左右,这里指的是通过采购成品油,只赚零售利润的情况。
但不要忘了,将来尤科斯加油站的汽油那都是自己的炼油基地生产
而炼油基地的原油都是自己供应的,那利润空间就要大多了
一吨汽油是1350升,按照2003年的汽油价格为45元计算。
那么一吨汽油零售价就是近六千元
因为从原油到炼油再到零售,全部环节都是自己的,那么尤科斯加油站的汽油供应成本可以压缩到三千元每吨以下
这已经是扣去了要分给合作方利润的情况之下的算法了。
那就等于加油站每卖出一吨汽油,能赚到三千元的毛利
一个普通加油站,就是那种不是很偏位置,但也不是很好位置的,大概每天能卖十吨汽油。
像粤省的加油站肯定会卖得更多,而东北那边就会卖得更少点,综合下来就按每个加油站每天卖十吨吧。
那一个加油站每天的毛利就是三万块
一年就是一千万人民币。
八千个加油站呢
八百亿人民币
这都不是销售额,而是毛利润
知道为什么中石油中石化那些公司能赚那么多钱了吧。
而且那些公司还承担了很大的运营成本,要养很多员工以及还要从国外采购原油的情况下,都能赚那么多钱。
现在尤科斯全部一条龙自己来搞,利润空间当然会更大
这也是为什么王
业坚持要拿到加油站准入资格的原因
能赚这么多钱,干嘛不赚呢。
反正自己通过加油站赚到的钱,也不打算转移出境,而是要留在国内做其它方面的投资。
这总比让英国佬赚去更好吧
当然,这笔钱不是立刻就能赚到的。
炼油基地需要时间去建去投产,加油站网点也需要慢慢去铺开。
但不要忘了,成品油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中
总的来说,将来这个国内分公司,应该能给王业带来每年一百亿美刀的稳定利润
这笔钱他打算就留在国内,也搭乘一下国内经济高速发展的“快车”。
将来随着利润的积累,以及投资收益,那绝对是不容小觑的一笔巨款
更关键的是,这笔钱还非常安全
这些东西,除了王业有着清晰的认识,可能在那个时候很多人都想不到。
纳兰雅琪就有点不解,她也参与了会谈。
看到王业的关注重点基本都放在加油站这上面,就有点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