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你先等一下。”
钱明月追着王诗韵到偏殿:“诗韵,谢谢你,想到了姐姐没想到的事情,你真是太聪明了。”
王诗韵忐忑的心瞬间熨帖了,不好意思地说:“娘娘掌管朝堂,想到的都是文武百官,诗韵遇事最先想到的,就是亲戚朋友。”
“那我们两个加起来,就齐活了。”
王诗韵低头:“民女哪敢跟娘娘加起来,娘娘是要跟圣人加起来的。”
钱明月贴近她:“那你跟我三哥加起来,怎样?”
王诗韵顿时羞红了脸:“娘娘!说什么呢!赶紧去干您的正事儿吧!”推着钱明月将人赶了出去。
钱明月将自己简化汉字的想法和主要遇到的反对意见,范叔同和林长年的想法,一并告诉了钱雲:“他们两个都不支持,朝中,乃至所有有功名的人,恐怕都不会支持我了。”
钱雲说:“范公的意见且不说,林世伯指出的问题很现实,娘娘,便是将字简化了,没人用,恐怕也是白费力气。”
“哥的意思呢?”
“学生不知娘娘为什么要简化字?简化了做什么用?”
“做什么用?当然是给大众读写用,方便大众学习知识。”
“如果刚开始只能教给一部分人,是谁?农民?学子?还是——”
钱明月非常确定地说:“为了工!教给工匠。”开启民智,也不是为了教化,是为了兴工事。
钱雲不解:“娘娘怎么这么重工事呢?”
“工可以免百姓劳苦,这就是仁啊。”
“还真是这个理。”钱雲说,“哥琢磨着,编了辞典也不一定有人看、有人用,索性还是直接将工书简化吧,再对照工书教导工匠识字,以后编撰的工书也都用简化字。”
“嗯,简化了的字体直接叫‘工行字’好了,明确表明这是专门给工匠用的字,老学究就不会那么坚决地反对了。”
钱明月赞叹:“哥你真聪明。”
“愚者千虑,或有一得。”
钱雲又说:“随着工行字在工匠中流传,本来就不太识字的商人也会学习使用的,还有女人,有简单的字,她们肯定不愿意学麻烦的。待到百年后,可能除了朝中老迂腐,其他人都在用。哎,你会不会觉得百年太长?”
钱明月摇头:“确实不短,但也算不得长。”百年,不过是历史打个喷嚏的功夫。
百年后,若简化字能在全社会普及,民智开启,发明迭出,中华民族就可免于百年沉沦,管他世界大战还是地方冲突,都能立于不败之地。
钱家兄妹没有想到的是,两百多年后,简体字、白话文普遍使用的同时,繁体字、文言文获得了普罗大众的喜欢和使用。文脉,比血脉更加绵长坚韧。
钱雲带走钱明月写好的工行字,他要先将简体字烂熟于心,再帮钱明月做事。
真省心啊,真轻松啊,钱明月开心得不得了,对王诗韵的感激又多了几分。
她太开心了,忽略了一个大问题——钱雲还是国子学的学生,精力有限。
第二日,钱雲给常博士写了一封信,先写感谢恩师,再说受了皇后的委托,有要务在身,最后表明自己要退学。
国子学无人敢做主让他退学,这封信最后传到成国公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