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儿入帐,不过是来参闻军务,可领不了军!”杨匡当然知道这汤柄暗地里向着宋仪,他之前在营中说得那一番话,其实就是在说汤柄。
如今见他要引自己孩儿前去送死,他当然要加以阻拦。
汤柄眼见计划将要成功,却不想半路杀出来个杨匡,心里甚是不喜。
却没想到杨禁却是反驳了过去。“父亲,孩儿也是熟悉军旅的。我的军职也是靠着战功一点一点累积下来的,孩儿麾下只有五百亲卫,还请父亲拨付一千五百人马!”
“你……”杨匡看向杨禁,使了无数个眼神,可杨禁依旧站立如旧,作请命之状。
“父亲,还请让孩儿代为阻击!”
“父亲,还请……”
“罢了罢了。”杨匡知道他拗不过儿子的意,今日的情形怕是不答应也不行了。
只要能擒下宋仪,只要能擒下宋仪……杨匡心思翻腾,把那原本就低的可怜的概率无限放大。
一定能行!
“父亲!”
“好吧,着你去领两千人马,阻击荀明一部。务必尽力拖延,不得有误!”
这话落在了汤柄耳中,自然是心底大笑不止。这样一来,主公入驻关中之事变便稳妥了!
且不说宋仪不光计谋超群,他训兵之法也极为严苛,尤其是中军将士。用四万人抵挡关中联军五万人?
别开玩笑了,那是四万人追着五万人打,那是屠杀。
而这杨禁才带两千人就敢去阻击荀明?估计这一去,连一刻钟也拖延不了。这关中联军还是难逃被我主全歼的下场啊!
到时候长安的捷报再一传来,主公便可以携大战之威席卷关中,称霸九州!汤柄心里算盘打得叮当响,直到听了自己的作战任务,还愣了一会儿才上前领下军令。
虽说杨匡都答应派自己的儿子上去阻击,可联军也怕这个毛头小子不能拖延荀明太长时间,于是大家又推举了一员将领与之同往,两人兵力加在一起差不多有五千人。选择险要位置把守,未必不能完成任务。
诸将领了军令,都下去动员兵马。
空荡荡的大帐之中,只剩下了杨匡和杨禁。
“父亲!孩儿一定不辱使命!就是让荀明从我身上踏过去,也不后退一步!”
“好孩子!”杨匡摸着眼前有些陌生的儿子道:“我真是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悲伤。这么好的麟儿,却要交到战场上去。”
“这一仗下来,你我父子,不知能否活下来了。”
“父亲,孩儿与您同生共死,到了阴间也不能让你受小鬼儿的纠缠!”
“怎么说这话!”杨匡道:“我死了,你更要留下来!我们杨家枝叶不密,你大父就传下来你这么一个孙儿,要是死了,祖先的血食怎么办?我杨家岂不是就绝后了!”
“父亲!我这是说玩笑呢!这场仗,我们都能活下来!把该死的宋仪赶回娘胎里去!”
“好!”杨宽点头道。“把宋仪赶回娘胎里去!”
大军整备妥当,杨盟主辕门前饯别了杨将军。
从此两军分路,一个往东,一个向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