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池彦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跪倒在地:“臣菊池彦,多谢陛下隆恩,臣在此立誓,势必生生世世,效忠大宋。”
“嗯,朕封你为征夷大将军,以后东瀛列岛上诸夷,尔尽可讨伐。”
“臣……谢主隆恩!”
菊池彦被兴奋冲昏了头脑,他本以为此次来宋,无非能入华籍,没想到不仅自己成了朝廷的二品武将,甚至还拥有了对东瀛列岛上诸夷的征讨之权。
“臣必攻取东瀛诸岛,献与陛下,以报此恩!”
“甚好!甚好!”看菊池彦这么会来事,江河也很是满意:“取赏赐来!”
“陛下不可,前翻朝会上已经赏下了诸多财宝,臣实在……受之有愧。”
“哪里哪里,你看看朕赏的,是什么!”
说罢,殿上不知从何处走来数名侍臣,每人手里举着托盘,上面摆着的,不是金银珠宝,而是一本本摆放整齐的线装书籍。
“这是礼部最近刚刚编好的十三经和诸子之文,若欲归附中华,不可不读此书。”
菊池彦眼里放光,若是把这些书籍带回本土,那秋津国岂不是也成了一个小中华?
“陛下厚恩,臣无以言表。”菊池彦越说越激动,抱着托盘再次跪下。“臣请陛下委派文吏,前往秋津国讲授文艺。”
“嗯,这容易。不过你们语言粗俗,最好连雅言也一并学去。”
“额……这……”
“为难吗?”江河盯着菊池彦。暗道自己的计划可不能折在这一步上!
谁知菊池彦嘴角紧逼,眼神里充满泪花:“陛下待秋津国子民,简直如同己出,臣代秋津国人,多谢陛下厚恩,此等重恩,无法言表,臣生死难报……”
“臣生死难报啊!”
看着地上哭得稀里哗啦的菊池彦,江河送了口气。至此往后,秋津国便与原本从血缘上更为亲近的东瀛诸夷彻底割裂开来,完全投入中原的怀抱了。
“嗯,郭济,传令太学,有太学生,欲往东瀛传教者,赏十金,爵公乘。三年期满,再升县大夫,总额二百人,尽快集齐,送往秋津。”
又对菊池彦道:“菊池卿,随你而来的学者,也一并送入太学吧。”
“求之不得,求之不得啊!”菊池彦叩首大谢。
关于援助秋津的详细计划,也在礼部与菊池彦的谈论中逐渐完成。最终拟定了一份单子,江河看了一遍,感觉没什么。多是耕牛、农具还有几个匠人以及几十万钱而已,对于江河来说,简直九牛一毛。
为了尽快汉化秋津,江河又加大了往九州岛上运送移民的力度。在沿海诸州,尤其是人数多于田亩,完不成一户一顷均田令的地区,下发天子诏令。
凡是以上地区,愿意定居九州岛者,授田五百亩,赐东瀛农户五户。
去,就是去当地主。
此番攻克邪马台,虽然只要了一半的土地和人口,也足有农户将近四万。虽说土地少些,支撑移民四五千户还是没有问题的。
移民令刚刚下达,江河担心的不是移民人数太多,是怕人故土难离,不肯去九州。
然而等半个月后,移民令的消息传来,却让江河一惊,竟然有足足两万户前来报名,比预想中的人数要高出接近十倍。
既然如此,江河也没客气,报名结束立刻送了一千户前往东瀛,其余则暂时留在本地,缓缓移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