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武器装备怎么样?”
“他们的武器跟我们差不多,不过有一半晋造六五步枪,子弹都差不多,平均下来,手榴弹我们比他们多几颗!”班长如实汇报。
“今天我们在这儿借宿一晚,粮食我们自备的,能不能找一个空闲的院子?”
“能,这年头,什么都闲不着,就这房子闲了下来,去哪个村子都能够找到几个空闲下来每人住的院子。”民兵班长说。
打仗好啊,打仗把人都打没了,村子也打空了,也就没人住了。
“首长,院子有些破败了!还算干净,平时我们队员在这儿碰头开会。”
民兵也要接受思想教育,虽然他们是民兵,但也是军队的一员,没有思想的军队不可能一直打胜仗的。
有时候民兵在这个院子里一起学习文化课。
“有地方就行,行军打仗在哪儿都能够睡得着,一会儿你带着我到村子里走走。”
这么好的机会,赵志国当然要体察一下民情。
百姓可以不知道他们是谁的队伍,但赵志国要让他们知道,穿着这身军装来村子里的人,不会像以前他们遇到过的军队那样抢他们的东西。
当地人见到有军队进入村子,早就躲在了家中,不敢出来。
一道门之隔,他们虽然知道那道门挡不住枪炮,但他们知道家是他们唯一的庇护所。
“乡亲们,都出来吧,这是八路军的首长!”民兵班长喊着。
民兵班长喊了一遍又一遍,可村子里的人仍旧不肯出来,不是他们信不过民兵班长,而是信不过当兵的。
“不用喊了!”见到没有人出来,赵志国制止了民兵班长喊话,“你们平时对我们的队伍没有宣传吗?”
“首长,肯定是有宣传的,可他们没见过正规的八路军。”民兵队长说。
村子里从没有出现过八路军正规军士兵,百姓也没见过八路军的军装。
赵志国挠了挠头,看了看民兵班长。
“首长,您别这样看着我,以后我肯定会好好宣传的。”民兵班长说。
“这件事事情不应该怪你,应该给你们配一身军装的。”
赵志国终于意识到了问题在哪儿,民兵身上穿着的都是老百姓的衣服,连八路军的军帽都没有。
“这个帽子给你了!”赵志国摘下自己的帽子,“军装以后再补,不过你要记住了,带着这顶帽子,以后你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八路军的一举一动,不能做损害父老乡亲利益的事情。”
“首长,这使不得!”
“没什么使不得,好好戴着,以后看到这顶帽子,你就要以身作则。”赵志国说。
身上的军装在某些特定的时候有特定的意义,要让村子里的父老乡亲看到,八路军无论多么困难,都会选择跟他们站在一起。
“谢谢首长!”民兵班长激动的结果帽子。
“村子里的水井在哪儿?”赵志国问。
赵志国也想发扬一下八路军的老传统,为村子里的百姓做一点事儿。
最好的宣传办法就是身体力行,哪怕是一点点小事儿,村民也都会对他们有巨大的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