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当然听出沈婳的弦外之音,轻轻敲了敲她的小脑袋,笑着没有说话。
那小太监见如芷又赢了,顿时心态失衡,把算盘一推道:“不算了,太多太难了。”
沈婳走到他面前叹气惋惜道:“这也确实不能怪你。方法不对,再努力都是白搭。”
“你,你这都是邪魔外道,算什么本事!”男子组的老师气急败坏,显得很不服气。
沈婳嫌弃的笑了笑手叉腰道:“自己不会,就说是邪魔外道,我也替你臊的慌。”
“哼。下一轮就是治国之道。我就不信,你个小丫头,还能懂治国之道么。”男子组的老师气的眼眶都要裂开了。
沈婳挑眉咯咯咯的笑道:“那可真是对不住了。这治国之道嘛,我还真懂。”
一面说一面拉着如芷,示意她大胆的说。
如芷深吸了口气,缓缓道:“治国之道,富民为始。民之贫富,国之责任。只有老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康熙听后觉得言之有理,便继续问道:“还有么?”
“官员不论高低,都要以身作则,毫不利己,不准以权谋私,不准欺上瞒下,不准搞帮派,不准搞特权,不准搞官僚主义,不准搞形式主义,不准欺凌于百姓之上。”如芷一字一句背道。
这七个不准一说出来,众位官员脸色俱是大变。康熙渐渐坐直了身子,面色也变得端正严肃起来,点头示意如芷继续。
“官员应该全心全意为百姓服务,一切从百姓的利益出发。上位者要关心农民农业,主动领头参加劳动,指导,生产,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为百姓办实事。”
如芷这三段话说完,大殿里一片寂静。如芷低着头绞着手指,内心慌乱不已。
良久,康熙重重地叹了口气:“当真是治国良方,朕今日真是获益匪浅。若真能如此,何愁百姓不宁,何愁我大清不能万代永存啊。”一面看向沈婳询问道:“她这些话都是你教的吧。”
“回皇上的话,是臣妾所授。”沈婳承认的大大方方。“臣妾虽为女子,但得皇上行走太和殿之权,眼见吏治腐败,自然心痛。只是苦于女子身份,无法为国效力罢了。”
“朕曾多次因你是女子而深感惋惜。如今看来,是朕狭隘了。女子也有如你这般毫不逊色于男子的。”康熙亲自扶起沈婳。
见康熙面有动摇,沈婳忙趁热打铁道:“所以皇上更应该让女子入私塾,和男子同样参与科举,选拔优秀贤能才是。”
“皇上,女子入仕,若传到后世,恐会引起非议,有损皇上圣名。”立刻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那是不是不记入史册,众位大人便没有意见了呢?”沈婳本来也不能改变历史,如此,正合了她的心意。
“皇上,咱们事可以照做。却并不需要入史官记载,这样大清也得良臣,皇上也不必担心后世英名。”沈婳一双眼里满满的都是期待。
康熙思虑再三,他本就是位优秀的帝王,为了大清繁盛久昌,不知耗费了多少心血。今又亲眼所见新女学的作为,深感叹服。
最终慎而又重的宣布道:“传旨,自今日起,在各地开办新女学,适龄女子也需同男子一般读书。准许女子与男子一同进行科举,若能高中,准许入朝为官。但,女子入学为官者,不可计入史册,百姓也不可私下记录。违令者一律处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