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高句丽的朝堂(2 / 2)

自打李承乾改革了大唐的船只之后,大唐的水师就可以说是无敌于这时代的存在。

不过三战之后,高句丽就再无能与大唐抗衡的水师了。

这也使得那些本来准备要去跟李承乾硬刚的军兵,直调转方向跑到东部海岸线增援,阻挡大唐趁势登陆去了。

可李孝恭打仗,那可要比李承乾厉害多了。

高句丽增援的人少了,不是他的对手。

去的人多了,他就原地安营扎寨,拒不出战。

而这时期,渊盖苏文虽已经是位高权重的存在了。

但却也没有前世那般,做到能够左右高句丽政局的地步。

如今,面对高建武的怒火,他也只是心中觉得愤懑,却也不敢多言。

看渊盖苏文不想说话。

高建武的脸色阴沉,看向太大使者李金柱“太大使者大人,你如何看待此事?”

李金柱仿佛刚刚回过神来一般“一直以来,臣皆主和,可大王不允,事已至此,臣也只能当个事外人了。”

事外人?

李金柱这不明摆着是和自己过不去呢么?

说真的,若此时的高句丽不是非常时期。

高建武真的会毫不犹豫让人把李金柱拖出去干掉。

“太大使者大人!”

高建武咬牙道“本王是在问你,你如何看待现在的战事……”

“原来大王问的是这个啊。”

“臣以为,此事上我国本就是理亏的一方。”

“战争开始后,士卒们反战情绪非常高,谁都不想打仗。”

李金柱轻笑道“所以臣认为,如今应该趁着如今两国交恶还不是很深的情况下,派遣使者与大唐和谈。”

听闻这话,高建武的眉头紧锁。

“此时若与大唐和谈,我高句丽颜面何在?”

“难道就没有别的解决办法了么?”

“没有。”

李金柱摇头道“说句不客气的话,我军从一开始与大唐交恶就是一件极其不明智的事儿……”

“毕竟,任谁都能看出来,大唐并非是软柿子。”

“虽说大唐从建国开始,便经历了连年的战争。”

“可这些战争却并没有让大唐变得脆弱,反而还使得他们越战越勇越战越强。”

“因此,当初大王执意要与大唐开战时,臣就极力阻拦,可大王却非要去碰南墙。”

他说的不假。

毕竟,谁都有个先入为主的概念。

若是一个国家饱受战乱困扰,定然会越来越弱,甚至分崩离析。

而这也就难免会让人联想到大唐的身上。

大唐至建国以来,战争就从未停止过,尤其近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