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1章:主动背锅(2 / 2)

“不好走就不好走被。”

“当不了明君,我还当不了暴君了?”

“当然了,我也不是那个意思。”

“我是说,成不了父皇这般开明只君,那我就帮父皇守好基业。”

“最起码,这份基业不能让别人夺了对吧?”

李承乾笑着说道“至于后世史书如何评判我,那就是他们的事儿了。”

听见这话,李世民那也是无比的感动。

他这一刻也是真的想把自己儿子揽入怀中,好好述说一下衷肠。

可终究,这种念头还是被他压回去了。

思索半晌,李世民才开口道“那你需要我为你做什么?”

“两件事。”

“第一,父皇要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宣布薛礼的成绩。”

“第二,父皇也要按照当初的承诺,派遣一员骁将去与薛礼比拼,若是薛礼胜,就封他为四品将军。”

李承乾道“之后,父皇只需将他调去幽州就好。”

“如此一来,父皇是完成了自己的承诺。”

“而且将薛礼派去戍边,也等同于将他逐出了京城。”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堵住了世家的嘴。”

“至于其余的事情,就都交给儿臣就好了。”

李承乾嘿嘿一笑道“反正这方面,我比较在行。”

“嗯……”

李世民点了点头道“好,我会按照你说的去做,而我也希望你可以选择一个折中的办法,全身而退。”

“放心放心。”

李承乾拍着胸脯道“战场上刀枪剑戟都奈何不了你儿子,你儿子还能怕他们这些酸文人了?”

……

数日后。

武举成绩颁布。

薛礼当仁不让夺得将帅双状元。

一夜之间,薛礼之名传遍大唐,几乎家喻户晓。

而同样的,他的经历也让许多人萌发出了习文不成还可以转习武的念头。

或许连李承乾与李世民他们这些武举的谋划者都未曾想到。

他们的一番举措之下,竟会引发新一轮的尚武热潮。

几乎每个村庄都有了自己的演武场,也几乎是每个城池州府都有了负责教授孩童武艺的武官。

而这些影响都是正面的,当然也还有负面的。

比如对世家的冲击。

要知道,在科举没有出现之前,所有的官员都是有世家举荐,也就是所谓的举孝廉等。

而科举出现之后,朝廷则在这方面大幅度削减了世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