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4章:原来他想动的是将领(2 / 2)

不多时,太极殿的宫门便被打开。

随着周公公的一声“百官上朝!”

李承乾一马当先迈上阶梯,直走进了太极殿内。

此刻,李世民也已经到位,端坐于龙案之后,望着百官。

“诸位爱卿,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听见这话,不等旁人开口,李承乾便率先站了出来。

“儿臣有事要奏。”

随着话音,李承乾迈步出列。

“父皇,此次战役,我军虽大获全胜,但却也凸显出了我军的几个问题。”

“倭军之所以能在那么短的时间之内,攻占河南道近半数城池与领土。”

“无外乎是因为我军集结速度慢,反应慢,当地战将指挥才能不足。”

“因此,我军才会在战争前期遭受那般巨大的损失。”

“如若当初队伍集结快,反应快,能够在战争开始的第一时间便给予应对。”

“之后的结果,肯定不会是这般。”

李承乾直朝着李世民拱手道“所以儿臣建议,对我朝军制进行大改。”

“从府兵,改为募兵,以后调兵时,也无需再用某某地,某某军来标注番号。”

“除此之外,还要令各地将领,不论官级,皆分成批次的来到长安城进行再度考核。”

“考核合格者,用之。”

“考核不及格者,撤之。”

说完这些话,李承乾直朝着李世民拱手道“还望父皇准许。”

听见这话亦是满朝哗然。

整改军制?还要裁撤全国将领?

要知道,这可不是小事情。

军队自古以来,就是国之重器,同时也是国之重危。

一个处理不好都会闹的天下大乱。

当下,便有御史站出来道“陛下,臣觉得,殿下的话虽然有理,但未免有些太过危言耸听。”

“放眼历朝历代而言,我朝军制已经是最先进的军制了。”

“不仅能让军民一体,让百姓理解军人的辛苦,更能让百姓与朝廷的关系完完全全的绑定在一起。”

“而且就算抛开这些不谈,单说上一次太子殿下推行的募兵制。”

那御史继续道“若是我没记错的话,那一次在凉州推行募兵制时,效果甚微。”

“从前到后,募集在册的将士,总计也没超过两万人。”

“甚至因此还闹出了笑话。”

“例如当初,凉州军奉旨出征,当地的老百姓都不知道出征的是府兵,还是朝廷募集上来的兵士……”

“再者说,军中人才所讲究的也不完全是统兵打仗,还要保境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