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上这样的盛会, 沈丽姝和小伙伴们虽然没有特意放假,来加入这场全城吃瓜的盛会。
但他们也没有错过精彩部分,事前就有计划的减少了一部分工作安排。
当街头巷尾,有热心人士及时通报, 新科状元领着榜眼和探花, 在鼓乐伴奏和仪仗队的陪同下跨马游街, 已经走到了哪条街, 离他们这边大约还要多久时,大家立刻放下手头事情,鱼贯而出去路边占位置了。
仪仗队还没到,现场已是万人空巷。
场面十分壮观。
传说中的杏榜会张贴在宫墙外, 供所有考生和全城百姓瞻仰围观,因而新科进士跨马游街也是从此处开始。
沈丽姝他们家距离皇城的位置不说最近,但至少比店铺要近些。
也就是说, 在家里备货的小伙伴们和她娘弟弟们, 会比放榜日依然要来店里监工的他们几个更快吃上瓜。
但沈丽姝他们却一点也不捉急,因为占据了高地。
说实话,去街道两旁吃瓜, 距离观摩本届文曲星的风采姿容,当然是极好的,要是能跟新科状元对视微笑, 更是高光时刻,可以拿出去吹一辈子了。
只是想要达成此项成就有个前提——必须身体素质强悍, 或是人多势众,才能在人山人海的吃瓜现场杀出重围, 抢到并始终占据前排有利位置。
否则一个淹没在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 去了现场也看不清新科状元的脸, 岂不是看了个寂寞?
幸而沈丽姝不用去凑着个人头,自家的铺子位置极好,正门对着大街,后门是一片河景,当仪仗队从楼下经过的时候,他们完全可以靠在临街的二楼窗台,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360°无死角式的吃瓜快感,视野绝好,保管状元郎几根睫毛都能数清楚。
VIP包厢这不比看台票香吗?
说起VIP,沈丽姝就忍不住扼腕叹息,这条街上,跟他们家一样拥有“观景台”的酒楼茶楼还不少,而且那些掌柜们都老司机了,早半个月前,他们还没反应过来,那些好点的观坐席就已经被高价被订完了。
听说还有反应不及时的土豪,后来为了截胡,疯狂砸钱内卷,让这条街的掌柜们赚了个盆满钵满。
也让听到风声的沈丽姝化身柠檬精。
这样大捞一笔的活动不带她玩,还有天理吗?
虽然他们的店远不到开业迎客的日子,提前知道了也于事无补,但这个跟完全被蒙在鼓里,意义并不一样。
毕竟自从搞事开始,她姝娘可是出了名的卷王,在汴京引领过几次潮流风尚的,如今居然有她卷不过的同行?
很好,该死的胜负欲开始蠢蠢欲动了。
于是沈丽姝每次想起错过捞钱的机会,所有的遗憾最终都会化为斗志,就快凑齐卷死同行的一百种办法了。
这次也不意外,沈丽姝最后用饱满高涨的情绪,在窗前睁大眼睛、仔仔细细,看完了状元榜眼探花队形整齐从自家楼下缓缓驶过的全过程。
既然没赶上捞钱的机会,那他们越不能错过,非得一眨不眨、把票价看回来不可。
沈丽姝吃瓜还不忘点评,“状元好像不会骑马,是被差役牵着马走的呢,其他两位就不用。”
“榜眼看着年纪挺大了吧,不知道头发多不多?”这么大年纪才上岸不容易啊,真担心他的发际线。
站在二楼围观的只有沈丽姝和沈四伯大堂哥三个。
装修工程也进入收尾阶段了,需要的工人不如上个月多了,沈丽姝留下最能干的八人。
这些师傅也都停工吃瓜了,只是有几个觉得在楼上看热闹,还是不如亲临现场来得尽兴,跟小东家打了个招呼,就结伴下去人挤人了。剩下三个倒是也赞同东家的观点,在楼上肯定比下面看得更清晰,于是兴致勃勃跑三楼去了。
小东家毕竟是个大姑娘,平日里虽也常作家中兄弟们一般的穿戴打扮,跟他们这些粗人说话做事从不含糊,不知道的还以为只是个生得格外粉雕玉琢的小少年。
可假小子毕竟不是真小伙子,他们这些外男还是注意些比较好,三楼也有窗子可以瞧热闹,就没必要在二楼挤了。
因此二楼窗台都是自家人,沈丽姝也就百无禁忌,想到什么说什么了。
习惯性把最中间的位置让给她、跟左右门神分站两侧的沈四伯和沈大金叔侄俩,此时也都一眨不眨盯着楼下,别说被汴京百姓吹成文曲星君下凡的状元榜眼和探花三位主角了,单是列队而来的鼓乐和仪仗队,和随时跟在两旁用栅栏隔开人群、维持秩序的差役们,都是他们从未想象过的大场面了,因而看得目不暇接、全神贯注。
心中虽疑惑姝娘怎么突然关心榜眼郎的头发,这其中是有他们不知道的讲究?但这种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很快便只剩嗯嗯点头的份,根本不舍得分出心神关注其他。
而沈丽姝也正在兴头上,旁边有几声嗯嗯,她就当是热络的互动了,于是继续讲解,“咦,探花郎还挺年轻?长得也不错,听说探花郎是专门留给最风流倜傥的年轻进,原来不是骗人的呢。”
既然如此,那是不是榜下捉婿也是真实存在的?
会当街表演这个保留节目吗!沈丽姝开始兴奋了。
大堂哥听到这里,终于舍得把目光从万众瞩目的主角们身上挪开一秒,飞快看了堂妹一眼,好奇的问:“还有这个说法,姝娘你是从哪里听说的?”
他跟四伯,还有在家里备菜的兄弟们,虽然是第一次亲身经历这种大世面,但是最近几天他们一边干活,一边听师傅们反反复复的提这个,不下一百遍,历届科举放榜的有趣故事,听得文盲如他都能背出来了。
能被他们家姝娘留到最后委以重任,请他们做收尾工作的师傅,无一不是老手艺人,做工本事了得,在汴京的日子也久,有一位老把式甚至生活了二十几年,对城里的了解,怕是比他们叔父都多,这些师傅们,都称得上汴京通了,他们聊到的细节和如今所见一一对应,几乎没有错漏之处。
可姝娘竟然还知道师傅们都没提过的事情,沈大金很难不产生兴趣和好奇。
当然是小说和电视剧啊。沈丽姝随口胡诌,“不记得了,应该是街上听人闲聊,你就看结果对不对嘛。”
本来带着看神仙滤镜瞻仰一甲进士的沈四伯和大堂哥,终于成功被沈丽姝带歪,忍不住用看普通人的眼光去打量三人的容貌,最后默默点头。
“确实。”
“这探花郎果然生得风、风,那啥一表人才。”大堂哥努力半天,也没有想起风流倜傥这个成语,倒是来城里后,常听城里人夸谁都是一表人才,这个词便也被他熟练掌握并运用了。
“我的眼光不差吧?”沈丽姝很得意,越发争分夺秒去欣赏探花郎的英姿。
其实论长相气质,这位探花郎都不是她见过最出色的,论五官容貌还是他们家榜一大哥最能打;气质出尘这方面秦叔叔好像也跟探花郎不相上下;若从学霸自带的书卷气看,小老弟们那位少年俊秀的林师兄好像也不差。
总之抛开身份成就,探花郎可以是风靡校园的男神,只是距离高岭之花还差那么一点火候。
不过抛开什么,本就是个伪命题,一个人的形象,和他的性格经历成就等因素息息相关,眼前这位探花郎,可是全国高考排名前三的神级人物,尤其是在他们人生中最高光的时刻,三位大佬都自带一万八光环了,怎么可能有人客观看待?
哪怕是多少带着点穿越女的优越感,对许多人和事都有点恃才傲物的沈丽姝,在这三位神人面前也是要跪着唱征服的,此时此刻她真心实意,被新科探花明明可以靠脸,却非要靠实力的风采折服,宛如来到了大型追星现场的小迷妹,一双眼睛亮得宛如X射线,就差给偶像来个全身检查了。
这样的狂热视线,恐怕在全城百姓中都是独一份的,当然也可能只是巧合,最后那位主角探花的高头大马缓缓驶过他们家楼下的时候,马上那人突然抬头回看过来,沈丽姝反应极快的疯狂招手。
大佬看过来了,她一定是这条街最靓的崽!
此情此景,又是如此狂热的气氛,沈丽姝差点就要土拨鼠尖叫了。
不过她忍住了没有冲动,左右护法却忍不住,也学着她疯狂招手,兴奋得满脸通红。
文曲星看他们了,这一定是他们家开始被文曲星眷顾的证明!
沈丽姝默默提醒,“别招手了,人都到隔壁那家茶楼门口了。”
她更想吐槽,新科探花看过来的时候他们呆若木鸡、毫无反应,等人都收回视线,只留一个后脑勺,他们却疯狂在这找存在感,又有啥用?
是的,主角们已经到下一家店铺前了。
虽然队伍很长,行走速度也慢慢悠悠,但毕竟不像模特走秀那么专业,还给停下让人尽情观赏的,这几位将来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才不管观众们满不满足,他们自游他们的街。
沈丽姝说话间,就连队尾也即将离他们而去了。
沈大金终于依依不舍的放下手,“是啊,咱们这里已经瞧不见热闹了。”
沈四伯也半是不舍的提醒道,“瞧过热闹了,是不是该叫人回来继续干活?”
沈丽姝却依然兴致勃勃,“这倒不着急,咱们再看看。”
“人都过去了,还能看什么?”
“这你们就不懂了吧?我留意过了,今儿好多乘着轿撵的夫人小姐来咱们这条街,好巧不巧就是新科状元游街的日子,大概附近这些茶楼酒楼的临窗位置,都是定给女眷们,她们身份尊贵,自然不好在街上被人拥挤拉扯。”
叔侄俩依然满头雾水,大眼瞪小眼的看着她,“所以呢?”
“嗨呀,再瞧瞧嘛,也耽误不了多少事。”沈丽姝担心错过精彩剧情便懒得解释,主要是也不知道如何解释。
难道她能简单粗暴告诉堂哥和伯父,自己就是在等待一场经典爱情桥段?今天可是最容易触发剧情的特殊日子,整条街都坐满了包场的尊贵VIP,其中但凡有一两个单身未婚的白富美小姐姐,不小心将随身的帕子或荷包从楼上遗失,且刚好落到哪一位主角(最好是探花)的身上,那甜甜的爱情就要从此展开了!
是,沈丽姝两辈子都没多少兴趣搞对象,总觉得男人只会影响她搬砖的速度,但她同时也有着广大单身狗姐妹的通病——最喜欢对着别人的绝美爱情感动流泪,没事就在网上忙着给别人搬民政局,只要CP换的快,没有悲伤只有爱!
算算时间,沈丽姝已经快一年没磕过CP了,很需要急支糖浆来为自己补充能量,生怕错过什么绝美瞬间,整个人都趴在了窗台上,生动形象演绎了什么叫“伸长脖子往外瞧”。
哦不,她不是伸长脖子,都恨不得把上半身伸出去了,这等危险动作把沈四伯和沈大金吓得够呛,两人也顾不上继续好奇,赶紧一左一右拽着她,生怕她掉下去。
最后队伍都走出去几十米远,沈丽姝就算整个人扑出去也看不真切,沈四伯忍不住怜爱道:“姝娘既然这么喜欢瞧热闹,不如就下去看吧,我看到也有人是一路跟过去的,骑着马也没走多快,很好跟。我和大金一块陪着去,护着你,你就不会被人群冲散了。”
沈丽姝却一下恢复到工作状态,理了理被他们拽皱的袖子,“算啦,看过一下就行了,师傅也都回来了,继续干活吧。”
她可算是看出来了,这么久也没半点触发爱情故事的迹象,后面那些订了包间的小姐姐,也不可能有什么惊人之举,一路跟过去多半没有她想看的东西。
没有漂亮的小姐姐们闪亮登场,几个学神游街已经看过瘾了,就不再凑这个热闹了。
沈丽姝招呼他们干活,而工人师傅们和沈四伯大堂哥的状态如出一辙,虽然意犹未尽,但精神都比较亢奋,一边干活一边热烈聊着方才的所见所闻,搬砖反而比平时都更积极一些。
到了手工下班的时间,一个个脸上仍挂着笑容,都冲淡了打工人下班路上必备的一脸倦容。
各自欢欢喜喜的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