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是想走得更远,海图比《纪效新书》更适合你。”
“你看此图之中,这里便是我大明,万里之外,更有其他诸如弗朗吉的强国。”
“他们即将通过大航海运动,找寻咱们大明,如若有一日,大明比他们弱,海洋又无法抵挡他们,那该如何?”
朱允炆脸色惨白,国与国之间,可没有什么情谊可言。
“所以,小皇叔才建议皇爷爷开展市舶司!”
“我大明不可落后于人,训练水师势在必行!”
“我大明更应该提前一步,进入大海,发掘更广袤的土地!”
孺子可教也!
朱权轻笑道:“允炆,大本堂的先生们都是好意,不可因为本王,就与他们疏远。”
朱允炆低头认错,“小皇叔放心……允炆去向黄先生赔罪便是……但他教的就是不如小皇叔!”
宽慰好两个侄儿,兄弟二人来到长亭之外,准备临行前的促膝长谈。
“十七弟,大宁之地,并非想象中的安宁。”
朱权本想为大哥斟茶,却被太子爷夺过,“临行之前,让大哥做些什么。”
“二弟,三弟他们,定有诸多部署,更别说老四向来深谋远虑。”
“大宁设置卫所,无疑削弱了他们三个的重要性。”
“你去往此地,切莫与他们三人发生冲突,清官难断家务事,我们兄弟若是不睦,父皇也会因此伤心。”
朱权轻抿一口茶水,点头道:“大哥放心,臣弟心里有数。只是大哥勤于政务之际,也别忘了保重身体。”
你啊你!
朱标无奈一笑,“你到头来,确实叮嘱起为兄了!”
“鞑靼虎视眈眈,辽王阿扎失里,并非表面上那般老实。”
“老四的奏折所说,孤并不完全相信!”
“术赤虽是你的结义安达,对此人也不能完全相信。”
朱权并未反驳大哥,这是临行前的春谆谆教诲。
“你在应天的王府,孤会时常派人打理。”
朱标远眺天边,轻叹道:“出去好啊!年轻人,就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都说皇帝好,九五之尊,拥有天下!可皇帝却要关在应天府,一辈子都不一定能走出去!”
“孤在想,若是孤继位,定要走出去看看!塞北草原,与将士们同甘共苦!浩瀚东海,扬帆起航,扬我大明国威!”
朱权心中难受,正如大哥所言,后世明朝的皇帝,哪一个不是被囚禁于紫禁城?
他们拥有万里江山,却从未去看过。
他们坐拥天下之主,却连天下全貌都不知。
“大哥,若是得空,便来大宁看看臣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