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让你娘不愿意出来见人!这三夫人的名头你们占了又如何,外头认的,还是我苏氏!
果然,杜唯华开口道,“我房里的孩子不能让大嫂带着,苏姨娘,还是你去一趟,别让人说我们杜府没人了。”
杜老夫人很是认同,连连点头,“是该这样。出门在外都要小心谨慎,不要坏了规矩,辱没了你们父祖的名声。羽蘅,今日你就不要出去了,好好准备准备,这可是你回府后第一次出去见人,千万别忘了你现在的身份。”
杜老夫人神色严厉,话说得更是难听,罗氏正担心羽蘅会不会直接怼回去,羽蘅竟然乖乖地应了,顺带着连苏氏出面的决定都默认了。
莫非她转了性儿?
回到夕扉园里,丫鬟们也都觉得奇怪。
辛柳一边收拾衣物,一边偷偷看羽蘅的脸色,见她真的一点生气的意思都没有。
“三小姐,苏姨娘这次有老夫人和三爷撑腰,可就狂起来了,你真的不管吗?小姐,小姐?你在想什么呢?”
羽蘅在想什么?
她在想,自己怎么会把这件事给忘了?上一世,她就是从这里走向了苏氏准备好的火坑。
上一世的苏氏远不像现在这样做小伏低,而是稳稳做着当家夫人。接到李夫人的邀请,府里的女孩儿都像现在这样高兴,羽蘅自己也很期待。
就像老夫人所说,这可是她回府后第一次见人。
她精心打扮,认真准备,就怕给杜府丢了人,到了知府大人的别院更是循规蹈矩,不敢多走一步。
结果她阴差阳错地偶遇了知府的公子。
周公子虽然才貌不出众,但温和有礼,不仅丝毫不介意她的尴尬身份,更是亲自将她带回到大堂旁边,却顾忌她的名声,一路小心不让别人看见。
多贴心啊……那是羽蘅第一次感受到男性的关怀。
回府后,苏氏很快就告诉她,周公子对她的印象也很深刻,说她端庄娴静,正是良配。
羽蘅到现在都还记得苏氏当时的娓娓劝说。
“羽蘅,周公子是知府唯一的嫡子,身份贵重,寻常大户人家的嫡女都不见得看得上,如今却赞了你,这可是你难得的机会,你要把握住啊!”
羽蘅也是如此想。
后来在苏氏的安排授意下,她和周公子又见过几次面,彼此间情投意合,难舍难分,可是正当她沉浸在知府儿媳的美梦里时,流言蜚语也正朝她呼啸而来。
没过多久,坊间就传出了“知县庶女不知廉耻,献身勾引周公子”的谣言,几日间就传得众人皆知。
羽蘅如遭雷击,惊得不知如何是好,每日在府里又哭又骂,一面担心知府夫妇会对她有偏见,一面怀疑是不是身边出了小人。
骂完哭累之后,羽蘅心想,周公子说过非她不娶,他一定会出面为自己正名的。
可是善解人意的周公子一直没有出现,只有知府夫人李氏派人传了一条口信。
“正妻不可能,只能做妾。”
苏氏洒了几滴眼泪,叹了几声羽蘅命苦,最后还是劝羽蘅嫁了,毕竟名声已毁,身份也不配,但总归是自己选的良人。
可是羽蘅这时候却倔强了,不愿证实谣言是真,咬死不肯嫁。
到后来苏氏才终于卸下了一贯的温柔面具,明里暗里说她不知好歹不识抬举,将她推给一家又一家,通通只求做一个姨娘。
现在回想起来,李夫人这一场哪里是什么赏花宴,分明是相亲啊!
原以为苏氏现在里子面子全失,多少会老实些,谁知她竟然还是打起了这样的主意。
苏姨娘,我不去招惹你,你自己倒找上门来了。既然你蠢到了家,那就别怪我手下不留情了!
……
羽蘅回过神来答道,“管什么,母亲不会愿意见那些夫人的。她现在又能狂多久呢,随她去。”
“小姐,你的意思是……”
“辛柳,不用准备这么多东西,带两套外衫就行了。”
“啊?不是说要玩几天吗?”
“不会的,明晚我就回来。”
第二天早上,羽蘅带着精心准备的几件衣服和首饰,带着辛柳和澜儿出门。
到了二门上一看,其他三个姐妹已经在等了。
罗氏现在是掌家夫人,一身靛蓝长裙很显稳重;苏氏很久没有这样盛装打扮,淡紫色外衫衬得她成熟又有风韵。
羽歌和羽佩一人着粉一人着橙,都是又轻又淡的颜色,年轻女孩儿穿很端庄;只有羽然穿着一身嫩黄色新裙,在人群中十分打眼。
羽然昂着头站在最前面,脸上是久违的傲色,见羽蘅走近,嗤笑一声道,“三姐姐,往日见你也像个千金小姐,怎么今日却失了水准,你这一身也太奇怪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