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修安,果真如此吗?”皇帝问道。
“启禀皇上,都如端王所言。臣所求情之人已不在世,所以刚才答不上来。”
“那你收的珊瑚是怎么回事?”
“那是端王所送。臣常年在外,今年才能在府里给爹祝寿,因此想送件重礼,端王听说就送了臣一株珊瑚,以作谢礼,臣不好推辞就收下了。”
“嗯……”
皇帝点点头,面色仍有不虞。
“儿臣虽没有为章父求下这个情,但在他离世前尽力照料,也算儿臣一片善心,唉……希望佛祖能感知到。”
端王面容哀戚,群臣中有人开始赞颂端王仁孝,秦桓和煜王等人却暗中生气。
呸!一贯就装得孝子贤孙,现在还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夸耀自己,想借机拉拢人心么?
真是沽名钓誉之辈!
皇帝拍了拍龙椅,“端王历来仁爱,此事也没有真的逾矩,叶修安无罪。倒是你们!”
皇帝厉声道,“有闲功夫多办办朝廷大事!不要老是盯着别人!你们自己难道就没有错处吗?”
众臣唯唯诺诺应是。
“下次再这样轻重不分,是非不明,朕决不轻饶!”
秦桓和煜王低头行礼,彼此间交换了一个眼神,都意识到这是皇帝的敲打。
原本想借此事让叶修安和端王吃一亏,没想到自己这边却落了个不是,倒是端王和叶修安都得了皇帝夸奖。
这次真是让他们摆了一道!
过了两日,皇帝将京郊的宅院赏了一个给端王,又赏了许多珍奇玩意儿,说是送给孙女云安郡主的,让郡主无事多去宫里走动。
叶修安这边也得了许多封赏,送礼的太监传了口谕,说叶老爷“教子有方”。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皇帝这是要告诫大家。
这两个人就是朕看中喜欢的!
朝中人闻弦知雅意,奉承巴结叶修安和端王的人更多了。
……
京郊的庄园里,小太监引着端王和叶修安四处参观。
“端王请看,这宅子一共四进,前有假山,后有池塘,夏日避暑赏荷都是极好的!皇上吩咐,地契房契都在这儿了……”
端王随意点点头,让跟着的管事自去交接,自己却带着叶修安在池塘边坐下,也不管寒风凌冽,池边白雪皑皑。
“叶大人看这庄园如何?”
叶修安裹紧了披风,“皇上御赐的,当然是无可挑剔的。”
“其实这宅院,叶大人也应该有一套才对。”
叶修安微微一笑,如春雪消融,却无艳羡嫉妒之色。
端王放下心来。
“这次的事情要多谢叶大人,也难为叶大人为本王当了靶子。”
“端王何必客气,微臣说过,这是送端王的见面礼。”
“我说过,无人时,你就叫我三哥,按排行,我也应该叫你九弟。”
叶修安默了一默,轻轻点了点头,神色暖了些,但也没真的叫三哥。
“秦相吃了一记暗亏,以后肯定不会放过你的,你下一步准备怎么做?”
“我和秦相的梁子,早就结下了,不在乎这多一次少一次的,不管他下一步怎么做,见招拆招就是。”
“那你的身份……你不想让父皇向天下承认你吗?”
叶修安呼了一口气,白烟随风散了。
“这不是我能强求的,随缘吧。”
端王神色更见满意。
“九弟,听说你以前身体不好,这池边冷风受得住吗?”
“谢谢三哥关心,现在已大好了。”
“这就好,我就放心了。”
……
此时此刻,城内的酒楼里,杜唯华正在焦急不安地等着秦桓。
他官位不高,不能上朝,但是端王受封赏的消息已经传了出来,明显他们的计划失败了。
这可是他第一次帮秦相做事啊,居然没成功……不知道秦相会怎么对他?
杜唯华越想越忐忑,来回走个不停,地板都要磨薄了。
好一会儿秦相才进门来,脸色阴沉地咳嗽了一声。
“秦相。”杜唯华低头行礼。
“嗯,事情都听说了吗?”
“微臣只听说端王被封赏,其余的内情不清楚。”
“叶修安承认他收了端王的珊瑚,但端王硬说让叶修安去见章启峦是为了皇上,皇上也信了他的鬼话,还称赞他仁孝,哼!”
秦桓犹有怒容,杜唯华惴惴不安,“那这次,就这么过去了?”
“不过去还能怎么办!皇上明摆着偏向他们。”
“是微臣办事不力,没有打探清楚,请秦相恕罪!”
杜唯华先行认错,只希望秦桓不要迁怒于他,果然秦桓坐了下来。
“起来吧,此事也不能说是你的错,毕竟叶修安没有对你撒谎……你确定他没看出破绽来?”
“没有!这一点微臣敢担保。”
“好,既然如此,你就继续跟他来往着,有事本相会再叫你的。”
“是。”
杜唯华起身不知该不该现在走,秦桓又加了一句。
“你在吏部好好办事,本相不会忘记你的。”
“是!谢秦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