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相眼神一闪,快得让人看不清情绪,将国书递给旁边的大臣传看。
这次羌羯使团进京,最让他担心的就是当年的事被翻出来。
虽说当初和他谈交易的是大王子,且大王子与小王子历来不合,小王子应该不会知道那件事,可是……
大约是因为当初在边境和小王子谈判的人是陆修安,秦桓就是觉得小王子不可信。
如果还是大王子掌权,现在作为皇帝代表接待使团的人就会是煜王,而他也会是风光无限的。
可是那个蠢货!
非要自己亲自上战场,还直接战死了!
搞得秦桓现在派人又是制造麻烦,又是跟踪,还一点消息都没探出来!
但若是小王子临时反悔,而被煜王说服的话……
这功劳岂不是落到自己人头上了?
国书很快传遍了整个大殿,群臣忿忿不平的声音此起彼伏。
“岂有此理!”
“羌羯小儿居然如此自傲,还敢提出这种要求!”
“欺人太甚!”
……
国书最后传到煜王、端王、睿王三位王爷手上。
端王和睿王都只扫了一眼,煜王显然也想到了争功劳的事,和秦桓暗自交换了一个眼神。
皇帝平息了一下怒气,示意众臣安静下来。
“谈还是要谈的,他无非就是临时想多要点东西,试探我们的态度。既然他挑衅上门了,朕就要狠狠回击过去。诸位说呢?”
煜王出声道,“儿臣也是这样想的。如果父皇允许,儿臣愿意会一会这位羌羯王子,教教他在大晏说话做事的道理。”
皇帝闻言,对煜王的气势很满意,“很好,此事交给煜王去办,大人们认为如何?”
其他大人们都去看睿王,毕竟和小王子打交道最多的就是他,此次主要接待小王子的也是他。
可是他此刻却半眯着眼睛,好像大家商量的这件大事,他根本没听见。
胡备暗自狐疑起来,陆修安打的这是什么主意?
端王早猜到煜王的打算,本以为陆修安会和煜王争一争的,可是陆修安不说话,他也不好出头,只好静观其变。
至于煜王会不会成功,端王可是在心里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既然大家都无异议,这事就这么定了。
散朝以后,陆修安直接回了叶府闭门谢客,说是连续几日劳累,身子又有些不舒服,要多休息不能见客。
实际上他换了一身衣服,直接从后门偷偷出去,找羽蘅腻歪去了!
羽蘅看着歪在一旁榻上吃点心的陆修安,无奈地摇了摇头。
“听说小王子临时反悔,满朝文武都很生气,连我二伯都担忧和谈不顺,你怎么这么宽的心?”
陆修安将一颗花生高高抛起,稳稳地掉进嘴里。
“担忧什么,这是小王子的小伎俩,拿出来吓唬人的。羌羯国内不稳,他不可能再和大晏闹翻,只要和平的前提不变,剩下的无非是钱多钱少的问题。”
“可是他临时来这么一出,太把大晏不放在眼里了。”
陆修安想起昨晚小王子说过的话,眼眸深了深。
“他的确瞧不起我们。”
陆修安把昨晚的情况如实告诉了羽蘅,羽蘅柳眉微微一挑,有些意外。
“他倒是慧眼识英才,知道只有你才干出众,可是他说的话也太赤裸裸了。哪怕你不在帝位,就做个王爷,你也是大晏的镇国柱石。”
“可是君弱臣强,朝廷怎么会稳固呢……”
陆修安不知想到什么,眼神一暗。
羽蘅道,“煜王必定是想抢功,端王也未必没有这个心思,如果小王子真的看中了你,两位王爷只会无功而返,这件事最后还是会落到你头上。”
“所以啊!我先趁着有功夫,多歇歇。”
陆修安伸手将羽蘅揽在怀中,贴着她耳边道,“刚才你说什么,我才干出众?这可是你第一次夸我……”
羽蘅心中甜丝丝的,面上却晕红一片,白了他一眼道,“之前还说有一段日子不能见我,这才不到三天。”
“三天怎么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晃就九年过去了,小姐还是这么貌美如花,闭月羞花……”
两人挨在一起说悄悄话,哪管它窗外风大土大。
……
正如陆修安与羽蘅所料,煜王与小王子的谈判,无功而返。
煜王为了出一回风头,刚开始还算是耐心地陈诉大晏不能接受的理由,可是小王子不屑一顾的态度逐渐激怒了煜王。
煜王最后不仅没有和小王子谈成,反而闹得不欢而散。
据说,煜王在鸿胪寺很发了一通脾气。
皇帝很有些失望。
消息传来时,端王正好在皇帝跟前,自然而然地自荐毛遂,愿为皇帝效鞍马之劳,皇帝也就允了。
小王子对端王的态度倒是好了许多,客气而周到。
但就是不松口,不答应,连他为什么临时加条件的原因都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