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金狼摇头:“没有!因为此人一直敬重淇英王爷,他实在不愿把王爷的仁义、仁慈、宽容隐藏下去,让世人一直误会王爷。”
“这样呀。掌门师父,后来呢?”
“后来——此人带着万两黄金远赴西夏,去寻找他一生的最爱——碧玉公主。此人踏遍西夏山山水水,始终没有找到碧玉公主的下落,最后,他心灰意冷,愤然出家为道,苦练武功,最终,经过多年的努力,成为一代掌门。”
扇风亭接着问:“江湖中,关于这号人的传说不曾提起,掌门师父,他是谁?”
西门金狼认真地说道:“其实,这个人就是为师。”
扇风亭一惊:“怎、怎么会是掌门师父您呢?”
不只扇风亭吃惊,赵玄衣也吃了一怔。
“为师未出家之前曾是西夏拓跋春雷手下的一名参将,赵玄衣是禁军指挥使,只因一直深爱着西夏国碧玉公主,一时失措,导致延误军机,差点丢掉脑袋,多亏拓跋春雷及时出手相救,为师才保了这条性命,之后,为师不再为兵,却做了拓跋春雷的随从,所以,为师对他的点点滴滴都一清二楚。”
“原来是这样,怪不得掌门师父对拓跋春雷的事了如指掌。现在弟子终于明白,只要是人,都逃脱不了一个‘情’字,拓跋春雷不例外,掌门师父也不例外,将来说不定弟子也难逃这一劫,古往今来,比比皆是,情由人而生,也由人而灭,轮回转换,道不尽的沧桑,说不完的辛酸。掌门师父,那后来呢?”
“再后来——为师一直住在青城山,苦心修道,不问江湖之事,这期间也很少与拓跋春雷来往,不过,为师曾多次打听拓跋春雷一家三口的下落,结果毫无音讯。尽管如此,为师并没有放弃寻找拓跋春雷一家三口的计划,每次为师下山或有弟子下山,以及江湖朋友来往青城山,为师都要捎个口信,帮忙寻找拓跋春雷下落。这一寻,已是两年之久,终于有一天,为师在一个知交的相助下,打听到了,拓跋春雷的下落。哎——想不到两年不见,拓跋春雷已是另外一个人了,变成了一个冷漠无情的‘杀人狂魔’……”
扇风亭诧然:“‘杀人狂魔’?怎么会呢?弟子实在不敢相信。”
西门金狼感叹:“别说是你了,为师也不能接受这个事实。”
“拓跋春雷怎么会变成一个‘杀人狂魔’的呢?一代大将沦为狂魔,这种变化实在太可怕了,太离奇了。”
西门金狼继续说道:“以前为师认为人是最坚强的,但现在为师改变这个看法了,人是最脆弱的,尤其是在感情问题上。为师奉命救拓跋春雷一家三口后,便去了西夏,打听到拓跋春雷一家在一个叫蝴蝶泉的地方住了下来。
“一年里,思必格王妃念念不忘淇英王爷,白天念他,夜间想他,整天愁眉不展,暗自落泪,尽管她在拓跋春雷面前装得开开心心,满面春风,但她那神情和举止,拓跋春雷看得很清楚,知道她旧情未了,于是,主动提出带王妃去见淇英王爷。
“这么做,一则好让她了却相思之苦。二则,也好让她与王爷做个了断。三来,毕竟是他们对不起王爷,拓跋春雷也想见见王爷,向他说起“对不起”。
“那天晚上,拓跋春雷扮成侍卫混进淇英王府,乘人不备,溜进王爷书房。拓跋春雷刚踏入书房,就闻到一股酒气刺鼻,进去一看,见有好多人围着王爷,一个个束手无策。
“他们当中有:窝阔台大汗、孛儿帖皇后、额必思、太傅枯蒙、镇北王哈达儿、南征王扫贝、山东王哥都。还有几位汉人,他们分别是:终南山全真教掌教赵志敬,少林白衣大和尚,“文大夫”林翰之等人。
“这一年来,自从思必格王妃和拓跋春雷亡命天涯,远走高飞后,淇英王爷从此心灰意冷,丧失斗志,整天对着挂在书房的王妃画像嗜酒思情,不问军政,脾气非常不好,什么事也不管,天天喝得烂醉如泥。
“这事急坏了窝阔台大汗等人,大家纷纷献计献策,遍天下寻找思必格王妃,就是找不到。
“偏偏在这时,边关告急,金夏遗臣联合白-莲-教突袭上都,岌岌可危,朝中能战的王爷将军不是出征在外,就是身体不容许,年轻的将军实战经验少,经常吃亏,窝阔台大汗看这样下去实在不是办法,必须由淇英王爷领兵平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