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发动第二次征夏战,进攻斡罗孩城,西夏军队奋力反抗,最后以失败告终。
蒙古第三次出征西夏,西夏将领李承祯战败,其大将高逸被俘。蒙古逼近克夷门。
襄宗接受蒙古“附蒙伐金”,蒙古接纳求和。
西夏接受蒙古“附蒙伐金,持续战争,大大地削弱了国力。
因此,齐王李遵顼发动政变,为西夏神宗,坚持“附蒙伐金”。
1216年,西夏拒绝协助成吉思汗进行西征,成吉思汗发动第四次征战西夏,神宗逃至灵州,却令太子李德旺留在都城兴庆府。
成吉思汗对西夏的出征,身体不如以前,但坚持进攻西夏。
蒙古大军继续进发,攻陷西夏重镇西凉府。
夏献宗惊忧而死。
西夏末帝李睍继位,被迫遣使乞降。
成吉思汗留下了遗嘱:
一方面隐瞒自己的死讯,使西夏人不再改变投降的主意。
另一方面,蒙古大将阿答赤率另一支军队先后拿下甘州、沙州和肃州等要邑。
蒙古大军实行“黄河九渡”,成功占领应理、夏州等地,并决定围攻灵州。
西夏嵬名令公带领援军协助抗敌,战败身亡。
蒙古大军直捣兴庆府。
三天后,拖雷依成吉思汗之愿杀掉西夏末帝李睍。
西夏正式宣告灭亡。
大西夏建筑遭到严重破坏、毁灭。
司合忽回忆着往事,自言自语起来:“真不明白,成吉思汗为什么对西夏人如此残忍?”
这个问题,司合忽最清楚了,一时半会也说不明白,现在全蒙古人对西夏的看法是:不守信誉,出尔反尔。
这也是令成吉思汗铁木真临死也要将西夏人赶尽杀绝的原因。
忽然,司合忽看见一个沧桑的老头,只见他弯着腰,驼着背,拿着一把扫帚,打扫碧玉公主坟前的树叶。
司合忽问他:“老人家,你是?”
老头道:“我什么也不是,只是个奴才。现在西夏亡国了,没地方可去,只好在这里陪公主了。”
老头看了看他,知道他是蒙古大官,心有怨气,也不敢得罪,转过身去,继续扫他的地。
司合忽知道他对蒙古人有成见,于是问:“老人家,你们恨蒙古人吗?”
“西夏没了,恨,又如何?不恨又怎样?”
“你知道你们公主是谁杀的?”
“知道!是你杀的!”
“你怎么知道?”
“我亲眼所见。”
司合忽一脸愧色:“我也被逼无奈,成吉思汗遗嘱必须执行。”
“我也没怪你!”
司合忽问:“为什么不怪我?”
“西夏国没了,怪你能如何?”
司合忽道:“老人家,我本不想杀公主,一是,我和你们本无恩怨,二是,拓跋春雷与我还有些交情,三是,你们家公主貌若天仙,是人都下不了手。要怪就怪西夏末帝李睍,他既然答应大汗投降,约好了,蒙古给他一个月时间准备,答应弃城投降。结果,他派人私挖密道,掩护西夏皇族出逃,一次次出尔反尔,不守信誉,惹怒大汗,所以,大汗临死也要下命令杀光西夏人。我很同情碧玉公主和拓跋春雷的这段感情,但李睍这么做法,确实令蒙古非常生气,这才导致了西夏灭国的命运。现在蒙古发出了止杀令,但这项命令不针对西夏皇族。”
老头感叹起来:“哪有什么皇族了?全被你们蒙古杀光了。”
司合忽不相信:“有没有,我们很清楚,只要大汗遗嘱没废,西夏皇族就永远在我们的追杀之中。”
老头朗朗自语:“杀吧杀吧,杀光了,你们早晚也会得到报应的。”
司合忽陡然心里一惊,如同刺骨一般,司合忽仔细看着他:“老人家,你究竟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