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违抗大汗命令,这是造反,死罪一条,他不能让谣言把自己打趴下了。
思必格有点后悔让司合忽留泪水秋心带在军营,事到如今,只能面对现实了,他相信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黑白不会颠倒。
合图和巴布满都不在,司合忽担心这一走,儿子难以掌舵千军万马,希望思必格和苏晓婉留在儿子身边,遇事也好替他出出主意。
思必格心里很清楚,在这个关键时刻,她必须替王爷稳住军营,以防动乱。
大汗卫军首领认为,根据谣言传播,铁千军是假王爷沈定策和丹海郡主所生,苏晓婉是拓跋春雷和思必格王妃所生,因此,这两人也是间接的证人。
另外,苏晓婉还是西夏人的野种,不能放她走,要与铁千军,连同司合忽、泪水秋心一起带回草原面见窝阔台大汗。
思必格是蒙古人,还是曾经的王妃,大汗卫军首领对她还是恭恭敬敬的,提议大军由王妃接管,等合图将军回来了,再还兵权于他。
思必格简直要气疯了,她很清楚,苏晓婉要是跟他们回草原,下场一定和张大佛一样,有命去没命回来,如果这样,她没办法向拓跋春雷交代,说什么都不同意大汗卫军带走苏晓婉。
大汗卫军一直对思必格恭恭敬敬,见她反对,脸色就变了,警告道:“王妃!事关蒙古大业,请你不要违抗大汗命令,否则,休怪我们不客气了。”
司合忽怕事情闹大,对自己不利,于是就劝思必格放心,有他在,不会让苏晓婉有事的。
思必格想想事情到了这一步,不同意是不行了,公然违抗大汗旨意,这罪名可不小,为了不连累司合忽他们,思必格只好勉强同意了。
当天下午,大汗卫军带走了司合忽、铁千军、苏晓婉和泪水秋心四人离开了军营,思必格伤心地看着一百多人的大汗卫军远去,一直追到营外,叮嘱道:“你们要小心啊,有事,去找我阿布(父亲)。”
马蹄声不断远去,身后层烟弥漫,独自留下思必格一个人在营外惆怅。
思必格父亲是蒙古一支部族的首领,后来,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两家和亲,思必格嫁给了司合忽,部族归顺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当即封思必格父亲为王,世袭罔替,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
司合忽派出去的探子一直跟踪合图和巴布满都,他们听说司合忽、铁千军、苏晓婉、泪水秋心被大汗卫军带走,心想他们这一去,凶多吉少,性命堪忧。
此外,他们走了,司合忽留下的大军怎么办?
于是,忽必烈和合图、巴布满都一商议,避免大军落入别人之手,忽必烈立马让合图和巴布满都赶了回来,接管军营,稳定军心,控制局面。
合图、巴布满都这两人司合忽和忽必烈还是比较熟悉的,虽然不是他们的人,也不是窝阔台的人,暂时交予他们,忽必烈还是比较放心的。
谁料,合图、巴布满都回到了军营,思必格王妃在官兵们的支持下,顺利地掌控着兵权,众将都不愿意将兵权交给合图将军和巴布满都。
王爷不在,王妃替代,这是大家一直的口号,也很合情合理,谁说女子不能领兵打仗?从古到今,此类例子不胜枚举。
合图、巴布满都无奈,知道这支军队的脾气,任由将士们了,他们只好协助思必格王妃处理军中事务。
司合忽是拖雷家族重要的积极支持者,手中掌握着拖雷强大的铁骑精兵,一句谣言,窝阔台大汗说带走就带走,根本没把他们放在眼里,当即,忽必烈暂停南下进攻中原,亲率大军渐渐向都城哈拉和林城靠近。
与此同时,旭烈兀、阿里不哥的大军也渐渐北上了。
哈拉和林城是蒙古首都,窝阔台大汗的皇宫,忽必烈这一举动,立即引起了窝阔台的警觉,他发现,忽必烈三兄弟行军路线非常诡异,心想他们干什么?难道我抓了司合忽,他们想要逼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