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商,恢复科举制,李世民能理解,最后一个限期均田制把李世民整懵了。
“限期均田制?什么意思?”
杨元庆说道:“均田制,施行的是百姓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人死后归还官服。如此行法确实可以调动百姓积极性,令其开荒耕种,但弊端也不少。”
“战乱刚止,最苦还是百姓,土地无军功便要买卖,而买卖掌握在豪强大族手中,他们租赁土地给百姓耕种,到耕作期限后土地不是百姓的,而是豪强大族的。”
“归其根本利的是豪强,是大族,对百姓对皇上百害无一利。而若施行限期均田制,则是给了豪强大族一个信号,土地制度会更改,届时土地会收为国有,不再属豪强大族。”
“继续说。”李世民催促道。
顿了顿,杨元庆说道:“若想百姓安居乐业,还须将土地公有,土地若是百姓自己的,则他们能攒下家底有能力不再为土地发愁,也必不会出现流民失所的情况。”
立正殿内突然沉默,听杨元庆前言李世民却是心动不已,国以民为本,民以土地为生。若是解决百姓之于土地的问题,那么何愁国不富民不强?
但杨元庆最后的言语却让李世民深知,若想推动土地公有,首先第一难关就是豪强大族,届时将会把整个皇室都推到了豪强大族的对立面。
还有一点李世民不想承认的是,百姓有了土地自由了,那对于皇权的凝结是否会松散?
“土地一事暂且保留,朕……朕觉得还需发展大唐朝的经济和恢复科举制,从轻减少寒门士子对四门高姓的依附,届时才是商谈土地的好时机。”
最终李世民没有采纳杨元庆的意见,只拿了四门高姓做挡箭牌,杨元庆没再继续说下去,他也明白若是此刻施行土地公有,不单李世民就连他都会受到四门高姓的疯狂打击报复。
就在长安城内诸位大臣想着何时能收到杨元庆的红利时,次日朝堂上因为恢复科举制犹如菜市场。
尤其是归属四门高姓的官员更是以古点今,把科举制说的全无过处,更有人扬言前朝是因为科举制才导致灭亡。
科举兴才,乃是为朝廷选拔人才的重中之重,即便是前朝广开恩科也收拢了不少能人才子,到了这些人嘴里就成了祸国殃民之举。
一派是以四门高姓为代表的反对派,一派是以长孙无忌为代表的支持派,而那些武将则是不言不语。
李世民沉着脸扫视一圈朝堂,道:“你们刚拿下香皂、香水等利,就不让朕的白纸、蜡烛出世是么?不开科举朕的白纸、蜡烛有何用处?”
“皇上,白纸、蜡烛平日里百姓也会用到,怎么能说是无用处呢?”
“那你来告诉朕,不以入庙堂为目标的天下士子,怎么给朕的国库积下一笔储银?”
被问的臣子闭嘴了,整个朝堂怕是没有一个人不明白,要想白纸、蜡烛卖的火,还得看天下士子的消耗,即便白纸、蜡烛卖的便宜,单寻常百姓谁舍得用?
李世民轻声嗤笑:“既然白纸、蜡烛无人可用,那香皂、香水等物也暂缓缓吧!”
一听这话,程咬金等人站不住了,笑话,他们可是香皂、香水的受益者,如果暂缓售卖还不知等到猴年马月,那他们投的钱可不相当于打水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