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人的品质我不知道是不是天生的,是不是来自于血液的传承,反正是秦家老祖宗清贵高洁傲岸脱俗的那一面,我在国公夫人身上看到了。
小姨和国公夫人爹的事不清楚有没有秦家其他人洞察到,姥姥娘仨的事很快由大伯出面,帮姥姥娘仨夺回了一部分家产(之前居住院子的前院),又帮姥姥的儿子在秦家作坊安排了份活。
姥姥娘仨搬出秦家回自家后,娘仨都开始做工,儿子去作坊,姥姥和小姨在家做手工活。仨人赚的钱维持日常基本生活没问题,但是要想回到以前的日子,显然是不可能了。
之后,一位秦家婶婶帮小姨说了门亲事,是祥符县张家的小子。
张家,就是张太师的那个张家。
这位张家姨夫没爹有娘还有一兄弟。娘仨守着他爹留下的杂货铺过活,日子不富裕可也没穷到揭不开锅。
小姨嫁过去后,不甘心过紧巴巴的日子,撺掇丈夫向他姑姑借钱,开了一家卖针头线脑的铺子。
张姨夫头脑灵活人又活泛,不大的门脸铺慢慢的被他盘活,等国公夫人回梁城时,铺子规模已经发展到了三间门面房。
张姨夫也算是一个人才了。
家里要换房的事被五妞告诉小姨,小姨就像苍蝇闻到臭味,迅速做到反应,在秦璐之前赶到了沈府。
国公夫人回梁城后,在娘家见过小姨几次,不过都没有说太多话,仅仅是敷衍的打招呼而已。
今日她听小姨吧吧吧的说话,倒不是碍于面子不敢撵走小姨,是她等秦璐太无聊,也想通过秦璐震慑下小姨,让她娘别再让三位妹妹帮小姨做活。
她的话她娘不听,若是小姨自己拒绝让她娘帮,她娘自不会再指使仨女儿干活了。
沈家二进院在南外城,比内城四进紧凑的院子占地还大,房间不多空地多,后面还附送一个种藕的大坑。前户主是庄户人家,为方便种菜种瓜院里留下大片空地,屋后的藕坑更是为了堆积牲口圈的粪便。
容国公看上这院子就是因为空地大。他家和别人家不一样,主人少下人多,马多车多兵器多,没有大量的空地怎么安置越来越多的下人们。
秦璐下骡车进沈家,还没踏进大门便被门房缺胳膊少腿的模样吓到。
他不知道能当门房的已经是瘸子里面挑将军,外形属于比较全换的了。那些更恐怖的都在院子两侧的空地上,搭窝棚干活呢。
婆子把秦璐兄弟俩领进前院堂屋,不宽敞的堂屋放着极简单的桌椅。
屋内连砖漫地都没有铺,八仙桌旁的国公夫人一句“来了。”手指随意的指指门两侧放的圈椅,示意二人坐下,连个行礼的暗示都没有。
她随意秦璐不随意。秦璐郑重的弯腰施礼,见他兄弟不动,还用力拉兄弟的衣襟,让兄弟和他一起施礼。
兄弟俩异口同声喊了句:“大姑奶奶。”
国公夫人满意的点头,“嗯。上茶。”
左上首坐着小姨,兄弟俩自觉的坐到右上首。自有婆子端上清茶。
秦璐不闻茶味,只瞟一眼茶具,心惊的汗毛都竖起来了——茶杯为汴京官窑出品。
他不会认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