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刚才说出去了,也已经部署完毕。但是在座的都是我们人民党高层,我就跟大家说句实话,对于和日本的战争我没有信心。我没有信心能够战胜日本军队。”
决定不退让之后,张学文反而是选择针锋相对。
立马开始进行军事准备。
进入江苏的彭遂良第五师重新回到山东,整编卢永祥第八师的部队和陈复初第二师从河南进入山东,彭光烈的二十五师、刘樾西的二十六师、马鸿宾的骑兵旅从直隶进入山东。
一下就调动六万人进入山东,开始准备即将开始的战争。
而且林德轩带领两个师的部队,作为预备队进驻直隶,随时准备支援山东。
然后紧急下达扩编命令。
西南军区、西北军区每个军区根据军委的命令,各自扩编两个师。然后给直隶军区增加三个师的编制。
也就是说短期之内,张学文命令扩编七个师,是张学文从辛亥革命冒头以来,最大的一次军队扩军的行为。总共扩军近七万人。
其实看起来人数不少,但并没有太大的难度。
因为张学文从西南开始,总动员部就一直培养新兵,有非常完善的预备役制度。而且目前的张学文不缺武器,虽然汉阳造的质量不如外国货。
但还是能用的。
其实最缺的是钱。
财政困难。
打一场仗,需要的钱太多太多。
但张学文不能输了气势。因此才会进行了这么多针锋相对的命令。这其实是跟大家表明自己的决心,表明中央的决心。不希望让中国各部位的人,立场摇摆不定。
越是这个时候,越是需要万众一心。
但留下了几个人民党高层和军队高层之后,张学文却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我们从来没有和日本军队交过手,并不是很清楚他们的底细。但是日俄战争他们能够胜利,能够战胜俄罗斯,表明他们还是有实力的。不说其他的,我们目前的高级将领,多少人都是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日军实力比我们强,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不管如何,我们要做最充分的准备,但同样我们都要做最坏的打算。”
“对。”
张其锽立马接话。
“一旦我们不后退,日本人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到时候交战,最好的结果当然是我们守住了山东,从德国人的手中拿回青岛。这是最好的结果。”
这是大家都盼望的。
可是世界上的事情,并不都是会按照自己的想法走。特别是战争,更是有数不清楚的变数。
“但也有其他很多可能。”
“第一,一旦我们守不住山东,被日本人打出山东,日本人要直接占了我们的山东,到时候我们怎么办?”
张其锽说这个话,大家的脸色都非常凝重。
甲午战争。
二十年前的甲午战争浮现在大家的脑海当中。二十年前,日本人从朝鲜开始,一路击溃中国的军队。陆军、海军可谓是全军覆没,最后是耻辱性的割让了台湾,还给日本人惊人的赔款。
这件事情大家都经历过。
这一次如果在山东打了大败仗,被人给推回来,到时候怎么办。
特别是日本人占了山东,然后不走了,那么应该怎么办。
“第二,我们在山东守住了。再给日本人一个巨大的伤亡,到时候日本人恼羞成怒增兵怎么办?他们到时候直接在东北闹事情我们怎么办?”
张其锽把能够想到的局面都想到了。
打仗就是如此。
一定要把能够想到的东西都想到,把最危险的后果也要想到。听着张其锽的分析,在座的一个个脸色都是非常难看。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张謇很是担心的道。
连张学文也是如此。虽然是下达了针锋相对的命令,但张学文绝对没有想和日本全面开战的想法。而且就如张其锽说的那样,如果被日本人打出了山东,到时候怎么办。
作为一国总统,这些问题张学文都必须要考虑清楚。只有想到最坏的结果,大家才能够做出最完美的计划。
所以张学文看了看张其锽。
“拖。”
张其锽站起来,来到地图旁边,道:“按照目前日本人的兵力调动情况来看,他们大约会调动两个师团,五万人上下,或者没有这么多人。看起来兵力很多,其实放在整个山东根本就不算什么。我们在山东集结部队,能有十万人,就算我们不是日本人的对手。但我们可以和他们耗。”
“日本人的财政情况并不比我们好多少,甚至可以说比我们还要差。日俄战争时期的债务,他们还没有还完。首先,我们的部队绝对不能被打出山东,也不要跟日本人有太过激烈的战争,千万不要指望把日本人打出山东。慢慢打、就把日军耗在那里。一旦战争的时间越来越长,日本财政肯定是要崩溃的。到时候我们就要看谁更能够忍。”
“最后我们就邀请英美各国,来调停这件事情。”
张学文点了点头。
明白了张其锽的意思。那就是在山东跟人家日本人对峙,该打的时候打几仗。但不去奢求把日本人打出山东,但也绝对不能被日本人打出山东。
就是在山东耗。
跟日本人耗。双方不时的打几仗,不让战争结束。
就这么拖着。
日俄战争,日本人虽然是拿到了东北的管理权。但是这场战争对于日本人是非常惨痛的。因为他们一毛钱赔款都没有拿到,相反为了这场战争他们光是从英美国家借钱就超过八亿日元。
每年光是利息就要还一亿日元。
弄的日本目前的财政是狼狈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