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长,这小日本的大炮很多啊。炮弹跟不要命似的。”
“妈了个巴子的,等哪一天我们也有这样的大炮,老子非轰死他们这群龟儿子不可。”
在和中国交涉没有结果的情况之下,日军放弃和中国继续交涉。1914年9月2日日军正式从山东烟台龙口登陆。而中国这边最靠前的部队就是济南师孙兆鸾的旅,孙兆鸾的部队布置在烟台到栖霞中间。
主要是阻止这一边的日军从烟台去潍县。
算是最前沿。
日本人是比较骄狂的。
登陆的时候,没有发现中国军队,因此他们进军的速度非常快。当然中国军队又不是傻子,怎么会把防线放在岸边。不是等着让日本军舰炮轰。因此中国军队的防线是靠后的。在日本海军无法发挥力量的地方设置防线。
本来登陆顺利,一路走来也顺利的日军到了这里突然受到阻击,开始了中日两国军队第一次的交锋。孙兆鸾是因为当初在陕西围歼王占元的部队一战成名。
当时正是孙兆鸾的部队背后断了王占元的后路,又在潼关死死地顶住人家李纯第六师,才顺利的平定陕西的事情。
之后部队受到上面的重视,好的兵员、好的武器。
成为了目前实力相当强大的部队。
虽然名义上是一个旅,但是孙兆鸾的部队拥有近六千人。
孙兆鸾平常装文明人,一到打仗的时候就会骂骂咧咧。日军遭到了孙兆鸾部队的阻击之后,立马是从后面拉来了大炮。从烟台上岸的日军先头部队有三千多人。
双方开始交手之后,日军发现不容易战胜孙兆鸾,就给后方打电话。很快又来了一个旅团的部队,带着大炮。然后对着孙兆鸾的阵地是狂轰滥炸。
本来和北洋军交手的时候,孙兆鸾就觉得北洋军的炮火很猛烈。
但是今天和日军交手他才发现,日军的炮火比北洋军还要猛烈。炮弹不要命一样往自己的阵地上落下来。
“甫澄,告诉兄弟们,都给我藏好了。幸亏提前挖了战壕,不然这顿大炮轰下来,我一半人都要没了。大炮轰完了,就开始是步兵上来。到时候都给我沉住气,把敌人放进来,等我命令在开枪。”
“是。”
二十六岁的刘湘,目前是孙兆鸾部的团长。也算是升官相当快的。
“什么子弹、手榴弹都不用给我省。师长可是说了,子弹有的是,手榴弹要有的是。一定要给日本人一个下马威。”
山东。
在这里打仗,中国军队是主场作战。
张学文利用铁路,从汉阳兵工厂拉来了一车又一车的军火。然后通过铁路再次把这些军火送到济南。又从济南开始分发给各个部队。
因为准备时间比较长,因此各个部队目前都不存在子弹不足的现象。
张学文目前的部队有限。
在山东也不过是十来万军队,供应他们的军火还是不成问题的。特别是自从金陵兵工厂、汉阳兵工厂、长沙兵工厂合并之后,新成立的汉阳兵工厂一个月的长枪就能够生产近七千杆。
甚至还能够小规模的生产一些大炮,一个月能有几门大炮。当然质量、威力上不如外国的,是汉阳兵工厂仿造的。还有一个月能够生产十几挺重机枪。
在打仗之前,这些库存都被张学文送到了山东前线。特别是库存上百万的手榴弹,都送到了山东前线。而且还在加班加点的生产。
其实就在两个月前,汉阳兵工厂还制造了一种五连发的半自动步枪。只不过才刚刚研制成功,还无法批量生产。
“八嘎。前面是谁的部队。”
“旅团长,前面是支那军济南师的一个旅。据我们的情报,这是一支来自中国四川的部队,人数大约有六千人。”
“他们的火力怎么这么强。”
日军指挥官是非常生气。
他们本来是计划从烟台登陆,然后占据登州和莱州,特别是直接占据潍坊,这样就可以控制胶济铁路。然后迂回进入胶州。可是自从昨天上岸碰到孙兆鸾的部队之后,到现在都没能够攻破前面部队的防线。
而且前面的部队虽然没有重炮,但火力一点都不差。
特别是重机枪的数量。
这个旅的重机枪少说也有四十多挺。而且防线布置得不错,这些重机枪形成一个交叉火力,给了日军巨大的伤亡。而且每次进攻的时候,阵地上的手榴弹更是不要命的扔出来。
一天之内对方已经扔出了几万个手榴弹。
“给司令官发报,说我们遇到了支那军队的顽强阻击。望司令官派人从侧翼支援我们,尽快的攻破对面的防守线。”
“是。”
“八嘎牙路。”
第一次交手,谁也没有占到便宜。孙兆鸾的部队被日本上百的重炮轰的晕头转向,死伤不少。同样日军进攻的时候,也是被孙兆鸾的部队打的损失不小。
孙兆鸾的防线做的非常不错。
孙兆鸾别看是个粗人,打仗真有一套。火力配置做的很好,一下打的日军措手不及,第一次进攻就出现了一百三十多人的伤亡。
后来几次交手,打退了日军好几次的攻击,给日军造成近六百人的伤亡。
让日军前线指挥官是暴跳如雷。
日本这一次从烟台登陆的也不过是两万人,目前才是刚刚和中国军队接触,就有六百人的伤亡。实在是说不过去。
“孙兆鸾那边情况如何?”
“目前还可以。不过日军开始迂回,准备侧击孙兆鸾的部队。”
“有多少人。”
“是日军主力部队。日军此次陆军司令神尾光臣亲自带兵从龙口登陆,目前两路进击。一路应该是准备进入平度,然后去即墨,迂回包抄德军。还有一路应该是走黄县、掖县,最后目标是我们潍坊。目前和孙兆鸾他们交火的,是准备进入平度的。”
张钫的指挥部目前就设立在潍县。
张钫目前负责阻击龙口登陆的日军,两万日军给张钫的压力还是很大的。
“沿线的地雷布置得如何了?”
“师长,你放心。沿线布置了几万的地雷,一定会让小日本好好领教领教。”
“给孙兆鸾下命令。前线的情况他可以看着选择,不需要给我硬拼。打的差不多,就立马撤回来。告诉前线所有的部队,在自己的阵地上都必须要抵抗一两天的时间。然后按照制定好的计划,交替掩护后撤。”
“是。”